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财富】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价格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先问读者一个问题:星巴克贵吗?


我猜你的答案是“还好”或者“有点贵”。我的想法可能跟你不太一样,我认为星巴克贵得要死,因此我一次都没去过。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宁向东算了这么一笔账:


一个大杯的拿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价格超过了吉野家、麦当劳、真功夫的一顿午餐。拿铁里面有什么?主要的材料就是牛奶,就是用上等的牛奶,一杯牛奶的成本是算得出来的,加上可可粉和一些糖浆,打死也不会是这样一个价格。


拿铁成分表




一杯咖啡的成本明明只有几块钱,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不贵呢?


一、体验消费的本质——社会阶层


因为消费从必需品时代,过渡到了体验时代。


这里借鉴一下罗振宇的观点:


“体验时代”这个观点好像也稀松平常。但是你往深一想,体验的本质是什么?是意义。过去的消费者花钱买东西,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现在,消费者追逐的是体验,以及体验给自己带来的人生意义。


再往深一想,每个人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是从整个社会上来看,大家追求意义的方式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就是和他人比较,更准确地说,就是确认自己的社会阶层。


而在商业社会,能够更快速呈现自己社会阶层的,就是你购买商品的价格。



1000 块的包包和 5000 块的包包,在体验上最根本的区别,恐怕不是什么款式、做工、品牌文化,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价格区间。


有种说法是:“买它,是因为我背得起它。”我觉得这么说还是有点屌丝,应该这么说:“买它,是因为我刚好就是这个消费水平的人呀。”注意,说的时候语气要云淡风轻,就像说“我吃饭是因为我刚好饿了呀”一样。



正如营销人喻颖正所说:


口袋里有那么多钱时,想买一个正好卖那么贵的东西的欲望,就像孩子嘴中挡不住的新牙。


由于此类消费的核心是作为中产阶级的感觉而非产品本身,所以消费过程中一些看似是麻烦和成本的东西,其实都是加分项:


对于买 LV 的人来说,高价是一种消费体验,而非成本。


对于买喜茶的人来说,排队是一种消费体验,而非成本。


对于买星巴克的人来说,遭受它奇葩的杯型分类的折磨,是一种消费体验,而非成本。


星巴克中杯事件 罗永浩感觉受辱自扇耳光


二、体验时代的价格逻辑


所以,在体验时代,真实的消费逻辑是这样的:


老子现在要花三十多块钱(而不是几块钱)喝一杯咖啡,这杯咖啡在哪里?


或者是:


老子现在想体验作为中产阶级的感觉了,打算花个三十多块钱,这钱往哪儿花?


比如,天冷了,你要买双靴子,心理活动很可能是这样的:我要买双靴子,预算大概是 600-1000 块钱,什么牌子比较好?


请读者注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顺序——先定价格区间,再找对应的产品。


因此,聪明的商人头脑中也会产生一种相对应的定价逻辑——先定价格区间,再生产对应的产品。


在我们一般的认知中,定价的逻辑应该是先算出成本是多少,然后在成本的基础上增加我们想赚到的利润,由此得出最终的定价。这种定价方法叫做“成本定价法”。



有些人考虑得更全面一点,他先调查竞争对手的定价都是多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价。这种定价方法叫做“竞品定价法”。



但是这里的定价逻辑却完全不同,这是先考虑消费者想要掏多少钱,提前把价格确定下来,然后再去思考我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商品来匹配这个价格。这种定价方法叫做“支付意愿定价法”。




三、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看起来有点反常识的定价方法——“支付意愿定价法”,它的底层逻辑是:


1)锁定自己要攻占哪个价格区间;


2)设计相应的产品来匹配这个价格;


3)设计产品时,要思考消费者对该产品是偏向“社会需求”还是“功能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研发和营销策略。


最后,引用“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的名言作为收尾:“营销,就是把价格以产品为载体卖出去。”没错,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价格。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