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曾经的中国功夫有多厉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光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派传承都是一门学问。南拳北腿、枪法刀法、内家外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分类,自然而然地也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南拳北腿:拉出来比一比说起这几年最火的一门功夫,非咏春拳莫属。虽然《叶问》电影三部曲一部比一部乏善可陈,但咏春拳的知名度却是越来越大。甄子丹大喊“我要打十个”的画面,强化了广东尤其是佛山作为武术之乡的地位。虽然新式武侠片中的佛山无影脚和咏春拳,距离真实越来越远,却也让人们记住了广东武术“能打”的特点。在这么多种传统武术中,也只有咏春拳得到了“武术打假”狂人的认可。

  福建是与广东齐名的南派武术之乡,但福建在中国功夫的版图上并不算突出。其实,福建武术曾经在明代的抗倭战争中发挥作用,泉州名将俞大猷曾经亲至嵩山少林寺,看到少林棍法“传久而讹,真诀皆失”,将自己的南派少林棍法教授给他们。而嵩山少林,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易筋经》、七十二般绝技、达摩面壁……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在哪一本武侠小说中都是名门正派的领袖。不过,如今少林武僧表演团在世界范围巡回演出,项目包括铁档功、银喉、头断钢板等,少了实战的风采,多少带了些打把式卖艺的味道。

  西北武术以霸道彪悍著称,最著名的实战应用莫过于大刀队。冯玉祥的29军大刀队,每名士兵身上背一口4斤重的大刀,。桂系将领黄绍竑曾向《申报》老板史量才询问:“新闻界不去鼓吹正规军的新式武器,而来鼓吹大刀队,不是又要演出义和团的老把戏了么!”史量才回答:“新的没有得吹,只好把旧的来吹吹。”看来西北大刀的战斗力,也在民族情绪的裹挟下被吹大了。

  说来说去,还有一个武术大省被人们忽视———河北。在古代,河北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出过数不清的武术家。维新变法的大刀王五、侠盗燕子李三、精武会创始人霍元甲,都是正宗的河北血统。根据统计,从顺治三年到光绪二十四年,二百五十年间共开武科109次,这109个武状元中有籍贯可考的95人,其中直隶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就占了28人,可见武风之盛。不过今天早已不再是那个“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年代。不拉出来比一比,各省的武术究竟哪个更厉害,实在难有定论。


  战力排行不能只看拳脚功夫如果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在“战斗能力”的构成中,当地的武术水平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反倒是地域性格、社会结构、军事组织形式等等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虽然没听说过东北有什么著名武术,但大金链子爱文身的东北人,还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最好勇斗狠的代表。

  不过摘下金链子和墨镜后,赤手空拳走上擂台,喊麦的东北人恐怕也削不过隔壁自幼练摔跤的蒙古汉子。北人尚武、南人崇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标签。其实,中国南方人也不那么好惹,历年的群架、械斗事件中,广东人的身影都很活跃。历史上,南方的武力也令人闻风丧胆。

  项羽曾经撂下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几十年之后的西汉名将周亚夫也附和道:“楚兵剽轻,难与争锋。”一直到清朝雍正十二年,皇帝还专门颁布诏书严禁械斗,其中提到:“漳、泉二府……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这算是钦点的民风彪悍了。数一数近代中国的军事实力,南方各省更是毫不逊色。湘军淮军从太平天国一直到民国时期都威名赫赫,左宗棠收复新疆率领的就是湖南兵,留下了“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的佳话,湘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与湖南不远,辛亥首义的美名也稳稳地落在了湖北人的头上。,士兵们吼一句“掉哪妈,顶硬上”的广东粗口,便英勇冲锋。这句粗口,据说正是来自于明末东莞籍名将袁崇焕的口头禅。

  近代南方军队多以地域、宗族成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相比之下“九一八”中拱手让出东三省的东北军就显得有些窝囊。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北方人就善于私斗、怯于公战。起于白山黑水,一路打到海南岛,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四野,也是一支东北子弟兵。由此可见,衡量一个省的“战斗力”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唯独与功夫没什么关系。

  武林高手到底去哪了看到这里,武术爱好者和武侠爱好者可能要失望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初的武术搏击功能突出,绝不是花拳绣腿。“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这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制服镇关西的几招,非常短促,与人们想象中的大战三百回合、拼斗内力相去甚远,但更接近真实的武术搏击。所谓“一力降十会”,学习了中华武术,也不能就用柔弱之身击败肌肉猛男。明清时镖行兴起,镖师们练武之余,也要锻炼身体,保证饮食。近代以来,随着枪炮传入和法制健全,武术的技击功能被弱化,更多地变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霍元甲创立的精武体育会就以“强国、强民、强身”为宗旨。曾经的全国武术冠军、功夫明星李连杰也在一次访谈中坦言:现在的武术更像是一个体育娱乐项目,在现实搏击中恐怕是“花拳绣腿”。

  其实,在现代社会,把传统武术转化为体育健身项目本是善莫大焉的一件好事,可所谓的大师不断神话武术的搏击功能,最终造成今天一地鸡毛的乱局。冯骥才先生的小说《神鞭》里,主人公放弃了祖上传下的武术“神鞭”,转而拿起了手枪:“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

         注:内容非原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