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如何练就真功夫——《功夫之王》的启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与前几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大片《功夫》相比,电影《功夫之王》多了两个角色的加盟,一是国外武生,二是孙悟空——可谓古今中外尽在戏中。有人在网上评论说,李连杰饰演的孙悟空不如六小龄童,然而,这部电影的主旨并非要展现大闹天宫的场面,而是在告诉观众:何谓真正的功夫。
外国人曾一度把李小龙和成龙喻为功夫的代名词,显然,那是对功夫一词的片面理解。因而,李连杰和成龙这两位功夫巨星在《功夫之王》中第一次联袂主演,共同展现功夫的内涵。情节上,该片以一位国外男孩的成长奇遇做为线索用以内容贯穿,配之世人皆知的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历史画面。既增添了功夫的传奇性和神秘感,也证明了功夫不单单属于中国,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所有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掌握功夫,运用功夫。因此,这部电影具有一定的“使命感”,观后,可以感受到现代电影人为推广中华武术的良苦用心,以及两位巨星的不辱使命。因此,向世界展现功夫的魅力,他们当之无愧!
与周星驰的《功夫》同出一辙的是,两部电影的男主角从前都有屈辱的经历,然而他们都曾在幼时有缘接触到“功夫线索”。后天种种奇遇,让他们终于领悟到功夫的真谛,在成长过程中,经过勤学苦练和名师指点,最终练就一身真功夫,走出人生底谷,让生命有了个质的飞跃。
因此,两部电影看似在展现武艺,其实都在阐述一个道理:所谓功夫,就是吃苦和用心的结果,其实也就是勤劳智慧。而无论做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历一个从低谷到升华的过程。在此,既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也需要具备抓住机遇的智慧,只要有勇气落实自己的决心,功夫自然掌握于手中。
跑马拉松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体会:中途某个阶段,一定会有一个“真空期”,也就是行家们所说的“极限期”,许多人在这个阶段再也坚持不下去,导致中途放弃。然而这个最累的阶段,也正是转化的关键时刻——当本能用尽时,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一旦被激活,成功的概率就会相当高。而马俊仁在训练运动员时,就是最强调这个极限期的坚持,也就是激发运动员的潜在机制。
由此想到,现代社会人人崇尚成功,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多数人无法度过这个“极限期”。表现为有些人高考落榜后一蹶不振、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婚姻后的七年之痒……也许有的人就此沉沦,一辈子都再也爬不起来。然而每一位成功者,在他们的传记中无一例外地记录着自己度过“极限期”的经历,在那个阶段,他们选择了泰然自若,无论周围有多少人放弃,或是劝他们放弃,甚至以种种方式加以干扰,他们都不会为之所动。在坚持不懈的前提下,他们会做出与现实相符的调整,他们在经历“事业长征”时,仍然保持着乐观情绪,他们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因此,他们赢了,在某一领域具有了真功夫。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前几年的《功夫》,还是正在上映的《功夫之王》,两部影片中,把男主角的潜能激发出来的人,都是他们的对立面。因此,不要忽视自己的对手和敌人,他们正是“把你的潜能逼出来”的人,也正是告诉你“你的能力和水平”的人。开始允许你失败,但在失败中,如果你选择消极和沉沦,就有可能永远站不起来;而如果你选择在失败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你的潜能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你就掌握了成功的机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涵:心理作家、家庭教育专家、大学老师。
本群宗旨:介绍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常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心理学结合起来,为广大网友提供心理保健与家庭教育手册。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