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赖声川+曹禺 让哑巴开口的《北京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用上半身思考

何谓经典?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一直认为经典就是它强大的生命力。就像《西游记》,在时代的长河中,它已经被幻化出无数版本,即使到现在,每年过年都少不了打着它旗号的贺岁片,而且观众也确实买账。


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巅峰之作的《北京人》,同样是经典之作,它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在时光的淘洗中,依旧熠熠生辉,单北京人艺就曾排演过四版《北京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遇上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新一轮的发酵开始了。



导演简介:


    赖声川,被誉为“亚洲剧场之翘楚”,1954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祖籍江西会昌,客家人 。中国台湾舞台剧、电视、电影导演,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作品有《暗恋桃花源》、《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如梦之梦》等。


   赖声川打造的新《北京人》,由曹禺之女万方担任文学顾问。剧雪、孔维、闫楠、何云伟等主演。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泉创作及演唱主题曲。名编、名导、名演、名制作,也让这部剧从创排开始就备受关注。其实重排经典,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着实是一项挑战,没有对比就有伤害,更何况还有原著那座高峰。

《北京人》简介: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的北平。北京城里一个大户曾家,曾老太太弥留之际,为冲喜迎娶曾孙媳妇瑞贞,在迎新人进门时,老太太撒手归西,全家人乱成一团,办喜事变成了办丧事。这个曾经盛极一时却日益衰微的大家庭如今由大奶奶思懿主事。这个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的女人,又时时露出虚伪与狡谲。懒怠羸弱的丈夫曾文清,终日无所事事,还染上了抽大烟的恶癖;姑爷江泰一付十足的公子哥派,几次做官都不得意,最后终赋闲而寄居于丈人家中,成天牢骚满腹,喝了点酒便四处使气,骂声连天。


    一直照顾老太爷的愫方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像女仆一样整日劳作,虽然与表哥文清有共同的爱好和感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就这样还得忍受表嫂的冷言冷语。大奶奶的儿媳瑞贞,从十六岁起便糊里糊涂地被人送进了这个封建的樊笼,夫妻之间视为路人。她既不愿逢场作戏,也不屑于用献媚来讨好婆婆,因而常常遭受婆婆的辱骂。


    行将就木的老太爷曾皓,虽然诅咒思懿的阴险,怨恨文清的无能,但他却终救不了这个家,他唯一的希望是能守在那口已反复漆了十五年的寿木,然而因无力偿债,就连这样一口棺材也终被隔壁的大户“争抢”了去。大少爷曾文清吞下鸦片断气而亡,曾霆写下了和瑞贞的离婚协议,愫方最终决定与瑞贞一起离开曾家,在劝好曾皓休息之后,愫方和瑞贞踏上了离开的汽车……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与《日出》、《原野》、《雷雨》是庄严崇高的悲剧一样,《北京人》充满着对历史与命运的叩问,有明显外在的冲突、疑问、紧张、矛盾。虽然多年来被反复演绎上演,但绝大多数版本都有所删减调整,赖声川的这一版可谓高度忠实原始剧本。尤其是剧中“北京人”走上前台。



当看到“北京人”以健硕、不羁的形态亮相舞台时,不禁有一瞬的诧异。在以往的舞台版本中,曹禺先生的这一重要设计多被遮蔽,久而久之被惯性误读为“北京人”隐于幕后。但这次,赖导的话剧中,“北京人”出现了,那个代表人类天性的返璞归真,自由和勇于反抗的象征,被具像化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那么猝不及防。也让这一版多了几分幽默。



有人曾说《北京人》是作者唱出一首低回婉转的挽歌,是缠绵悱恻的悲剧,是对封建社会唱的一首天鹅之歌。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


我觉得《北京人》是一个喜剧,正如我认为《柔密欧与幽丽叶》(编者注:多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喜剧一样,《柔》剧中不少人死了,但却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所以是喜剧。

——曹禺


《北京人》,一部关于人的喜剧!

天塌时刻,更能凸显每个人物的性格姑爷发酒疯,老太爷中风,大少爷抽大烟;小姐只会哭,人人夸赞怜惜的愫小姐叫着请中医,说老太爷不让看西医,平日最讨人厌的大奶奶指挥人把老太爷送到医院去,理由是房子要卖了还债人不能死家里。


像极了契诃夫的戏剧,一群人在等待,在老去,在阴郁的环境中毫无作为,行尸走肉,形同朽木。全剧这种无奈、死亡、沉闷的“丧”,也更让人向往光明。曹禺先生曾在谈写作《北京人》的动机时说:“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活着,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于是结尾处,愫方不知道文清的死,离开了家,怕死的曾老爷听着隔壁的丧嚎,曾霆、瑞贞终于离了婚,墙塌了江泰也安然无恙,绝望的思懿四十怀胎……

 

生活或是命运,都如此幽默也值得嘲讽。正如一直被视作哑巴的北京人,说话了。人物定格的那一瞬,还是笑了。



那一幕白 ,那一幕黑,那一抹色彩

三幕剧,白天、黑夜、黎明,色调从白色、黑色到彩色,这是赖声川大胆而又贴近作品灵魂的处理,由景触心,惊艳至极。


第一幕的白色,是对生活与人物关系的白描勾勒,第二幕黑夜里,烛光随着人物内心的诠释而点亮,时代环境与命运如同这阴森的宅院,而第三幕的色彩,既是人物命运的解脱释然,更诠释的是人性的复杂与斑斓。


相比曹禺将《北京人》视作一首诗,这一版更像是一场秋天的雷雨,激烈,苦闷,又诗意十足。最后一瞬把人物定格在幕布油画,真乃神来之笔。大幕的高楼大厦,让整部戏有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思考,与当下生活的巧妙关联。这部创作于1940年的长篇巨作,在当下有了新的生命力。



荧幕上的表演,不容易让人看到表演的真功夫,但置身于话剧的情景中,闻着舞台上道具散出的奇奇怪怪的味道,听着或传统或现代的的台词,感觉瞬间置身其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我仿佛隐隐约约听到,大奶奶慷慨激昂的发飙时,江泰说了一句so?)


 主人畜养的白鸽成群地在云霄里盘旋,时而随着秋风吹下一片冷冷的鸽哨响,异常嘹亮悦耳,这银笛一般的天上音乐使久羁在暗屋里的病人也不禁抬头来望望……

——节选自《北京人》


背景鸽哨声,忽远忽近,像那个奇奇怪怪得时代,好像远了,好像还在。


作者:两个吉

*图片源自央华戏剧《北京人》剧照

长按识别二维码

因你关注

所以特别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