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洋快餐走下神坛 中式快餐迎来春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言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餐厅,中国大陆消费者自此开始慢慢认识洋快餐。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其一直被笼罩在“高大上”的光环之中。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洋快餐曾经的辉煌已成明日黄花,一年前的“福喜事件”,使其仅剩的一点光环也彻底褪去,不管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都不得不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

  与此同时,本土化的中式快餐却在慢慢成长,一些区域化品牌已经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中西对比,此消彼长之间,中式快餐似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正文


走下神坛

  “大陆的父母都很疼小孩子,早几年我经常会看到有些父母疼爱孩子的表现之一,就是告诉孩子,如果你这次考试考到了100分,或者达到了某个目标,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在台湾人罗荣茂看来,那个年代,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在消费者心目中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奢侈品”,能吃上一顿绝对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然而现在,如果还有家长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这家长有问题,因为油炸产品过多的洋快餐,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经沦为“垃圾食品”。

  台湾人罗荣茂在上世纪90年代就来到了大陆,专门从事食品研发工作,曾在顶新集团下属的德克士从事产品开发,对于冷冻调理食品尤其在行。因为工作的缘故,他也特别关注西式快餐行业的发展。

  罗荣茂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在多年前的一次同行业交流活动中,一位美国人发表演讲,他曾经是北京第一家肯德基餐厅的负责人。这位美国人说,1987年11月12日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大街开业,餐厅门前经常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当时有国内的餐饮行业人士组织去参观,有人看过之后发出感慨:“你们的卫生间比我们的厨房都干净!”

  西式快餐的到来,给国内的同行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大家忽然发现“原来餐厅还可以这么做”。

  在之前的20多年间,西式快餐行业也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这对促进国内餐饮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近年来,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则让洋快餐的光环逐渐褪去。从早期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到后来的转基因豆浆、细菌冰块、速生鸡,再到去年的福喜事件,一连串真真假假的负面新闻之后,消费者对洋快餐的信心也大打折扣。

  “尤其是去年的福喜事件之后,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你洋快餐的后台管理也不过如此嘛,也不见得比别人的后台管理更严谨。”罗荣茂觉得,消费者在踏进门的那一刻会多了一丝犹豫,如果有别的选择,大家不见得会再去光顾洋快餐了。

  每家麦当劳门前大大的M标志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如今这块招牌也“褪色”了。近几年,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的洋快餐势头都没有那么猛了,客源也在被其他的餐饮业态分流掉。

  在眼下,去肯德基消费已经由一种新的体验变成了众多餐饮选择中的一种。据市场咨询机构Millward Brown调查,现在只有1/4的销售者认为肯德基与众不同,2012年这一比例曾达到42%。

洋快餐的烦恼

  在美国本土,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其除了在汉堡、薯条等业务范围内赚取利润之外,还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经营着房地产。麦当劳公司负责为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开店地址,并长期承租或购进土地和房屋,然后将店面出租给各加盟店,获取其中的差额,房地产收入成为麦当劳的主要收入之一。

  但这一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麦当劳也有意拓展在中国的特许经营业务,也就是转让一家已在经营中的成熟麦当劳餐厅,不需要被特许者自行选址。转让经营中的成熟麦当劳餐厅,意味着麦当劳可以坐收租金,遗憾的是这一尝试的效果并不理想。

  麦当劳能够吸引人流的关键在于选址,但麦当劳要想再拿到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将越来越困难。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中心地段商铺租金不断飞涨的今天,麦当劳同样承受着租金成本上涨的经营压力。

  罗荣茂告诉本刊记者,在国外,西式快餐企业的房租成本一般都控制在营业额的10%左右,也就是说,通常营业额100万元的餐厅,租金费用在10万元左右,最高不会超过15万元,但在国内,目前很多餐厅的租金都已经达到了20%甚至25%。

  此外,还有日益增长的人工费用。这些都是洋快餐们同样面临的问题。面对媒体采访,麦当劳中国公关部人士也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及租金成本上涨等,都是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发展要面对的实际因素。

  这些增加的成本,都被转嫁到了终端产品的售价上,这也是洋快餐们近年来屡次涨价的根本所在。早期一个汉堡的售价也就是10元,现在普遍都要在15元以上了,可实际上一个汉堡带给消费者的性价比体验并没有那么高。

  “同样花这么多钱,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了,比如我去吃一碗不错的兰州拉面,看起来比一个汉堡更实惠。”罗荣茂觉得,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西式快餐不再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降低了人们选择洋快餐的几率。“以前一个小孩子每个月可能去吃6-8次洋快餐,但现在家长观念改变,可能只会去两三次了。”这种变化是无形的,但产生的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

  而且现在大多数商超里,西式快餐中常见的一些产品,比如薯条、牛排、甜玉米、炸鸡、鸡块等,都能买得到,回家稍微一加工,味道也不错。在家乐福、沃尔玛等这些大型卖场,其对产品的质量把控也是比较严格的,不见得会比西式快餐企业的管理差。对洋快餐市场来说,这也是一种冲击。

  当然,西式快餐企业面临的困扰远远不止这些,而且未来最重要的威胁,可能是在客流方面,会被日益崛起的本土化中式快餐企业分流。

中式快餐的春天

  上海虹桥火车站,一个日客流量数十万人次的地方,无疑是一个检验快餐品牌力的绝佳场所。这里的商业区犹如竞技场一般,云集了各式快餐品牌,真功夫与肯德基比邻而居,当然还有BURGER KING、东方既白、赛百味、谷田稻香、百事佳、千家万户、大娘水饺、康师傅等等,凡是有一点实力的品牌,都试图在这里露一下脸,中西并立,平静之下却弥漫着浓浓的硝烟。

  浙江老娘舅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娘舅”)集团办副主任陈晓荣告诉本刊记者,他们的餐厅就位于虹桥火车站出发厅二层的核心位置,与麦当劳隔空相望。

  老娘舅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本土快餐连锁企业,产品都是典型的中餐。让陈晓荣比较自豪的是,在同一个商圈的情况下,老娘舅高峰时期的客流比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门店多得多。高峰时段主要指的是午饭和晚饭期间,他们曾专门做过统计,洋快餐门店的客流量只有他们的1/3。当然,在其他时段,洋快餐的客流可能会比他们多一点。

  陈晓荣觉得,消费者对中式快餐的认知也正在逐渐改变,以前可能觉得就是路边摊,不卫生不安全,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品牌形象的提升,他们的主要顾客群体已经转变为年轻白领。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的传统划分,餐饮业分为正餐酒楼、火锅与简快餐三大业态,而所谓的简快餐就是广义上的中式快餐。

  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过去提起简快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肯德基、麦当劳,但现在,中式快餐已经崛起,而且越来越接地气。”

  《2013河南简快餐发展报告暨2014发展趋势》中显示,河南省登记在册的餐饮企业有30万家,加上小规模的营业网点,河南的餐饮企业有40万家左右,其中,简快餐企业有30多万家,占有率达到了75%以上。

  河南属于中式快餐业发展比较初级的地区,没有太具影响力的品牌。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式快餐品牌正快速崛起,有很多已颇具影响力。比如真功夫、老娘舅、老乡鸡、乡村基、大娘水饺等等,这些品牌在区域市场,甚至是全国,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方宝庆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商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在他看来,洋快餐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式快餐让出了一条路,随着多年来的慢慢摸索,本土品牌也具备了在目前这个市场上成长的能力。

  罗荣茂曾专程到上海的西贝筱面品尝那里的产品,他发现西贝筱面在很多方面做得都不错。整个餐厅的装潢设计、灯光、音乐、座位的舒适度、POP海报的创意、菜单的设计、套餐的搭配,完全不输于洋快餐。

  即使上菜的速度,罗荣茂觉得也已经足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和观念的改变,本土快餐品牌已经快速跟了上来,学习洋快餐的精华,同时洋为中用。

  在罗荣茂留意观察的几个中式快餐品牌中,翻台率、坪效等考核餐厅经营情况的指标都很好。以呷哺呷哺为例,,餐厅内部各种标准化程度也比较高了,而且近年来发展迅速,是比较成功的品牌之一。

  “假如同样是客单价60元的情况下,我可能就更倾向于中式快餐了。”罗荣茂告诉记者,至少对消费者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摘自《冷冻食品》杂志七月刊,更多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