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治疗咳喘的常用对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王少华治疗咳喘常用对药探微


王少华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幼承庭训,尽得家传,从医60余载。以对药形式运用于临床可追溯至其先祖父,于对药的运用心得颇多。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得窥一二,兹介绍王师运用对药治疗咳喘经验,以飨同道。


麻黄与葶苈子

麻黄味辛发散、性温,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苦降辛散、性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体会:二药共用同入肺经,麻黄辛散温升而葶苈子苦泄寒降,以冀寒热互济互制,升降有序,肺气通利而喘得渐平。此对药适用于寒热错杂之肺实咳喘之证。若为寒喘,则麻黄用量须大于葶苈,前者一日量为9—12g,后者为5g;若为热喘,则葶苈量大于麻黄,前者为10—15g,后者为3g。


麻黄与射干

麻黄辛温发散,入肺、膀胱经。射干苦寒泄降,主入肺经,清热解毒,降肺气、消痰涎、利咽喉。

 

体会:麻黄以宣肺散寒为主,射干以消痰利咽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一寒一温,辛开苦降,消痰平喘,《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即以此二味为主药,治疗寒饮郁肺,肺气上逆之咳喘,痰多清稀,喉中嗘吼有声之哮喘者。


麻黄与熟地黄

麻黄,《本草纲目》云其:“乃肺经专药”。熟地黄甘温质润,归肝、肾经,养血滋阴,填精益髓。

 

体会:麻黄质体轻浮,“轻可去实”,气味辛散,功专入肺,疏散手太阴肺经风寒,是其所长。熟地黄质体滋腻,味厚气薄,直入肾家,培补下元。麻黄治喘,功在袪肺邪;熟地黄治喘,效在填肾精。凡咳喘病久,体虚标实,下虚上盛者宜之。


熟地黄与当归

熟地,《本草从新》:“治……干咳痰嗽,气短喘促……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当归味甘辛性温,根多油脂主滋润,其功效以滋养为主,善补血养血,和血活血,又长于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神农本草经》:“主治咳逆上气”。

 

体会:熟地黄益肾纳气,补血养肝;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又主咳逆上气。肾主纳气,精血不足,气失摄纳,不能归根,是以作咳作喘,正所谓虚喘出于肺肾二脏。当归滋肺养血,有益于肺肾二脏,故可治肺肾虚喘。二药伍用,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益彰。二者相合,以熟地黄治喘,首推张景岳用之最善,所谓益肾纳气,金水相生之理也。


苦杏仁与浙贝母

苦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味苦降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珍珠囊》:“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经。本品苦能开泄,寒能清热,它既能清肺凉心、化痰止咳,又能散结消痈、清泄胸中郁结之火。

 

体会: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杏仁降气祛痰,宣肺平喘,润肠通便。浙贝母突出一个清字,杏仁侧重一个降字。二药伍用,一清一降,清降合法,化痰止咳甚效。


瓜蒌皮与浙贝母


瓜蒌皮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本品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又能宽胸理气,导痰浊下行。浙贝母,《本草正》:“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体会:二药相伍,相须为用,药效倍增,重在清降,荡热涤痰,稀释稠痰。常用于咳喘见咳吐黄痰脓痰、胸痞胸痛者。


桑白皮与地骨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本品善走肺中气分,既能清肺热,泻肺火、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又能平肝清火,治衄血、咯血。《药性论》:“治肺气喘满”。地骨皮为枸杞的根皮。味甘、淡,性寒。入肺、肾经。李东垣云:“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服此既治内热不生,而于表里浮游之邪,无有不愈。”故地骨皮既走里又走表,实为表里上下皆治之药。本药入于肺,以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气喘,达于肾而凉血清骨退蒸。

 

体会:桑白皮入肺中气分,泻肺中邪热,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地骨皮入走血分,清肺中伏火,清热凉血、补阴退蒸。桑白皮以清气分之邪为主,地骨皮以清血分之邪为要。二药伍用,不刚不燥,泻肺中伏火而清郁热,虽泻而无损失于娇脏,虽清而无苦寒之弊端。一气一血,气血双清,泻肺气,散瘀血,去咳嗽,平喘逆的力量增强。


百部与紫菀

百部味苦、甘,微温。入肺经。本品甘润苦降,温而不燥,善于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皆可用之。紫菀味苦、辛,微温。入肺经。本品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色紫入走血分,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泻肺热而止血。《本草正义》:“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能疏肺家气血。”

 

体会:二药相须为用,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无论新久咳喘,寒咳热咳,咯痰不爽者,均可获效。


白前与前胡

白前味辛、甘,性微温。入肺经。本品长于泻肺降气,下痰止嗽,盖气降痰自消、咳喘自平,故为肺家咳喘之要药。《本草备要》:“泻肺……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胸膈逆满。”《本草正义》:“然其所以能止嗽者,则在于平逆顺气,使膈下之浊气不上凌而犯肺金,斯肺气得顺其清肃之性,而咳自除”。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经。本品辛散苦降,既能宣肺散风清热,又能下气消痰。《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体会: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同入肺经,一寒一温,一宣一降,调理肺气,使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之症,不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使用且常相须为用。


桔梗与生甘草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本品辛开苦泄,但辛而不燥,苦而不峻,既能开宣肺气、泻火散寒,以驱外邪,通利胸膈,以利咽喉;又能宣通气血、祛痰排脓,载诸药上行,不论肺寒、肺热均宜使用。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本品生者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

 

体会:桔梗可载甘草直奔咽喉,《珍珠囊》:“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二药合用,首推《金匮要略》桔梗汤,后世有《小儿药证直诀》甘桔汤,有排脓解毒、宣肺袪痰、利咽止咳作用,善治咳嗽痰多之咳喘。二药性平,不论肺寒、肺热,俱可应用。


桔梗与白前

桔梗味辛、苦,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微温,长于降气化痰。

 

体会: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宜宣,肺气宜降。若外感风寒、风热,或浊痰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多痰等症。二药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


湿痰咳嗽是咳嗽病的一种常见证候。多因饮食生冷过度,伤及脾阳,或素体脾肾阳虚,复感寒湿之邪,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失宣降,发为痰湿咳嗽。证候表现以咳嗽、痰多而稀且易排出、胸闷、苔腻、脉滑、饮食减少、不喜冷性饮食等为特点。



附:湿痰咳嗽治疗七法:

1、利水:古人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之本为水也,故利水之治,可消生痰之源。代表方剂如十枣汤、控涎丹等。十枣汤重在水饮停蓄于胸腹,控涎丹则重在水饮停滞于胸膈。

2、燥湿:水湿内停,可凝聚生痰,故燥湿为治痰之上源的根本方法之一。代表方剂如加味二陈汤(二陈汤加杏仁、干姜、细辛、五味子)、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等。

3、温阳:水饮为阴邪,得温方可消散,故温阳即温化痰饮,为治湿痰咳嗽之常法。代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

4、健脾:因脾属土,土能渗湿,又能制水,水湿的布运,全赖脾气的健运,方不致生湿、生痰。故健脾为治湿痰的根本方法。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

5、理气:指理肺气。因肺主一身之气,又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气行则水行,湿痰随气而行散,不致阻肺致咳,故理气为运化痰湿的重要方法。代表方剂如参苏饮、通理汤等。

6、散寒:湿痰咳嗽每多内伤、外感合并,如素体有湿痰或水饮,又兼外感寒邪,内外夹攻,使湿痰更甚,此时,解表散寒尤当重要。代表方剂如小青龙汤、杏苏饮等。

7、补肾:因肾藏一身之元阳,肾脏主水,又脾阳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气行则脾气运,水自行也,故补肾为治水湿之根本。代表方剂如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

附案:

案一:翟某,女,45岁。门诊号:58705。

1962年11月13日初诊:咳嗽、胸闷、气短、头痛、口不渴、大便溏1周,舌苔白腻,脉弦滑。此为中阳不振,水湿停聚。治宜温阳(温化痰饮)法。方用加味苓桂术甘汤:

茯苓9克 桂枝6克 生白术6克 陈皮7.5克 川贝4.5克

水煎服。1剂见效,3剂痊愈。

按:苓桂术甘汤为《伤寒杂病论》原方,广泛运用于外感变证及内伤杂证。本方治证,不论伤寒吐下之后,抑或是内伤杂证,究其成因,皆为中阳不振,水湿停聚所致。治法属于温阳化饮的温法,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

方中以甘淡之茯苓为君,取其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之功。但湿饮为阴邪,得温方可消散,故臣以辛温之桂枝,以温阳降冲,与茯苓相伍,既可温阳以助化饮,又可通阳化气,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实为本方温阳化饮法之核心。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

佐使以甘草,一者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一者以复脾胃升降之权。加陈皮理气燥湿,和中化痰,以助苓、术之功,川贝母止咳化痰,为治肺止咳之要药。全方药味精干,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诚为以温法治湿痰咳嗽之良方。

案二:苗某,男,42岁。门诊号:62842。

1963年3月30日初诊:咳嗽、气短3个月,痰多白粘,胸闷,胃脘胀满,舌苔白腻,脉濡滑。此为痰湿中阻。治宜燥湿(化痰)法。方用加味二陈汤:

半夏7.5克 陈皮7.5克 茯苓9克 桂枝7.5克 白术7.5克 炙甘草3克

水煎服。2剂而咳嗽止,4剂而气短、胀满除,6剂痊愈。

按:本例患者系痰湿从脾胃滋生,上渍于肺,故咳嗽而痰多,且为白粘痰。李老常用《局方》二陈汤治疗痰湿中阻所致之咳嗽及一切病证。痰湿中生,源于脾虚湿盛,故加白术以健脾燥湿;妙用桂枝,一可内通阳气以助化湿,二可外达肌表,解肌以宣肺,使痰湿除而咳自止。

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翰卿》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投稿请添加大头微信:datou19880818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