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这个春节档的本质是重工业电影对轻工业电影的“降维打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这个春节档,为什么《大闹天竺》的票房会下来?为什么《功夫瑜伽》会逆袭?为什么《西游伏妖》一上来的排片就是绝对优势?


如果是第一反应,可以说是因为《大闹天竺》的口碑坏了,《功夫瑜伽》的口碑好了,而《西游伏妖》是因为周星驰。



但口碑、评分、票补、水军、发行、营销等这些元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具备一票否决权的关键因素。例如,多一些票补只能让影片多卖一个亿,营销和路演再使劲折腾也只能多卖个几千万票房,能有个10%到20%的加分项,但并不能解决影片根本卖座问题!可以说春节档期间各种分析和评论都没到点子上,还是站在原有维度上分析问题。


本质上,这个春节档是一次典型的以《西游伏妖》和《功夫瑜伽》为代表的重工业电影对以《大闹天竺》为代表的轻工业电影的“降维打击”。


什么是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这个词语出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根本不跟地球搞什么面对面的星球大战,而是直接用“二向箔”把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压缩成二维的平面。


又例如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惨败?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就超过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说白了,并不是中国败给了英国,而是农业文明败给了工业文明,是一个时代败了另一个时代。



正常情况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大闹天竺》本来有望卖到10亿以上,可惜一副好牌没打好。但是口碑和评分绝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就算它口碑和评分再高也只是在10亿票房体量这个维度。


其实从《唐人街探案》开始喜剧电影票房就开始走下坡曲线了,它是第一个没卖到10亿的一流喜剧电影,而《大闹天竺》是第二部,接下来传统轻工业喜剧票房会继续呈下降趋势。


也正如我在之前《“大闹天竺”恐将是最后一部破10亿的国产传统喜剧片!》一文中所说,之后包括徐峥、黄渤、王宝强、宁浩、开心麻花团队这些一线喜剧咖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卖到10亿了。就算再有《澳门风云4》,如果还是在轻工业层面打转,也难破10亿。



当喜剧电影连续出现10亿票房的黑马,资本也就一窝蜂进入这个暴利领域,市场迅速供大于求,并且出现低水平重复的局面。把喜剧电影拉回了正常的利润水平,甚至出现亏损。


传统轻工业喜剧已经不能再刺激新一代观众了!而“降维打击”在电影市场的意思就是,轻工业电影面对重工业电影就像当年义和团用大刀片子来对付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一样,无论怎么折腾也难以抵抗重工业电影绝对优势的碾压。中国电影马上也会步入好莱坞的市场格局:特效大片成为主流,传统爱情片、喜剧片被边缘化。

《西游伏妖》不仅仅是因为周星驰,徐克的大特效至关重要


也正如我在《王宝强、徐峥、宁浩这些一线喜剧导演和周星驰的差距在哪?》一文中所说:特效是喜剧的翅膀,喜剧+特效和传统喜剧是两个跨时代的物种。没有特效,宁浩等人的喜剧电影和周星驰电影就属于两个时代。而周星驰和徐克也用特效把香港其他如刘镇伟、王晶之流狠狠甩在了上个时代。所幸他们产量低,否则每年多几部周星驰式的的喜剧+特效电影,传统轻工业喜剧将彻底没落。


我们并不是“唯大特效论”,对《西游伏妖》来说,其实最宝贵的不是特效,而是想象力。



《西游伏妖》一上来就是小人国,这本是西方童话故事。《西游伏妖》妙就妙在中西结合,这就是想象力,而其他人拍西游题材只敢在中国神话世界中创新探索。包括红孩儿和比丘国也是西方童话的形象。


又例如《西游降魔》中如来神掌跳跃出地球,这已经是从神话跳跃到了科幻层面。包括这次《西游伏妖》中孙悟空与假佛祖的海中大战,以及真佛祖显灵时呈现的宇宙星辰,也都跳轴到了科幻层面,都给人前所未有的惊奇刺激。


徐克对特效长期以来的痴迷和研究,要比周星驰更专业。从重工业角度来说,周星驰只做到了《西游降魔》和《美人鱼》水准,而这次《西游伏妖》则全面升级,所以更多是徐克的功劳。它已经达到有史以来国产电影最高水准,比《寻龙诀》和《捉妖记》还要更上一个台阶,也把观众口味吊高一个级别。假如两人未来分道扬镳,徐克完全有能力做属于自己的西游系列电影。

《功夫瑜伽》其实是一个特效大片,如果换个名字还能多卖几个亿


《功夫瑜伽》吃亏在片名上,,片名也是很生硬地往印度概念上靠,远不如《大闹天竺》来得讨巧。其实它更应该叫《神话2》,哪怕起一个《夺宝奇兵》之类的名字都比现在要好,最起码能多卖几个亿!


很多人分析它的成功是因为成龙终于回归功夫喜剧,或者说回归《飞鹰计划》这样的经典套路。其实,它最大的成功是运用了重工业大特效。



所以你还认为这是一部标准的成龙电影吗?


不!


成龙一辈子追求是“真功夫”, 强调实拍,而不是特效。而《功夫瑜伽》则是成龙首部大量运用特效的国语电影。所以《功夫瑜伽》是一部唐季礼电影作品!


《速度与激情8》特效


它更像是一部《速度与激情》这样的好莱坞超级大片。《速度与激情》其实也是特效大片,但是跟超级英雄这样的科幻大片不同的是,它的风格很写实,让观众看不出来的它有大量的特效。所以《速度与激情》这样靠实拍+特效的风格给观众的感觉是“真实的刺激”。比科幻电影要更高一筹,因为观众知道科幻片是假的。


《功夫瑜伽》的逆袭也验证了中国观众审美还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一味只看传统神话故事,一个春节档有三部西游题材观众不用两年就看腻了。所以《功夫瑜伽》的大卖比《西游》题材的神话电影大卖更有意义!它拓宽了大特效电影的类型,让中国重工业电影不局限在西游等几部神话题材中。同时也证明了国产电影也可以做《速度与激情》、《碟中谍》这样的动作片,其实投资1.5亿的《湄公河大案》破10亿的票房就已经验证了这一市场。

为什么同样是轻工业的《乘风破浪》却大卖了?


中国电影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轻工业的《乘风破浪》却可以在这个春节档大卖?



原因是它创造了消费升级的另一个维度:中国电影主流观众正在从小镇青年升级到中产阶级。他们的审美开始消费升级,而中产阶级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区别心”。所以原来那些小镇青年们开始对高品质、有逼格的文艺片有了刚需。


自从电影市场被90后和小镇青年占领后,80后和70后观众成了弱势群体。幸好2017年迎来中产阶级消费元年,这部分人摇身一变成为中产阶级。而韩寒是最能服务这个高端群体的导演!其他传统的文艺片导演如贾樟柯、娄烨等太过小众,而传统学院派老导演又太过平庸。


可以说:韩寒的《乘风破浪》是最具文艺气质的商业大片,或者说是商业大片中最具文艺气质的。它绝不是廉价的大众消费品,也不是曲高和寡的小众奢侈品,而是受众面极大的“轻奢”品。


所以未来韩寒很可能复制《乘风破浪》这种最具文艺气质的商业大片模式,继续锁定2018春节档。听说韩寒也计划要拍科幻片了,这不意外,郭敬明都做了全CG的《爵迹》了。80后导演就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


我们都在提倡“匠人精神”,但如果匠人精神得不到鼓励,那么周星驰和徐克用两年时间花了4个亿,唐季礼和成龙近两年时间搞大特效岂不是白搞了?如果它们还比不上随便花5000万成本就卖10个亿的传统喜剧片,那才是没有天理,那才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个春节档,市场开始用白花花的票房来奖励重工业创新,并且明显拉开两者的距离,这才是一个健康市场的本来样子。而以后的春节档,以及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也将是重工业电影的天下。轻工业电影会逐渐被免费的电视剧、网剧以及廉价的网络电影分流。即便进了电影院,也不会是10亿、20亿的大体量,而是成为重工业大片的多元化补充。


以前,电影公司的游戏规则是拼片单,拼项目数量。一线公司往往都是一年30部以上的数量,各种类型都有,平均票房几千万到一个多亿不等,加起来一年总票房几十亿。但是只有几部大片或偶尔一步黑马影片带来几倍的利润,其他各种小片子都是亏损。


产业升级后,大家拼的是“头部内容”,一年可能就几部,但每部都是10亿票房以上体量,一年总票房也是几十亿。重工业电影没有暴利,但是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利润相对稳定。但是两者在电影产业和资本市场的权力格局是不一样的,并且能讲的故事也更多,更大!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