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东台教育】不拼的人生,哪来真功夫!一位普通老师的成长反思......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了解东台教育的第一手资讯!!



名师是如何“养成”的?


他们不仅是教学能手,还写文章、承担课题、出书,每天忙中“作”乐。很多老师羡慕他们的成就,但细细了解,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在讲台上闪闪发光的老师背后,都是辛苦和汗水的付出。


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的涂玉霞从一名“生”教师站稳了讲台,变成了“熟”教师;大量阅读,走上教育研究之路;最终成长为特级教师和管着三所学校的教育集团的校长……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酷爱看武侠小说,并异想天开的希望能练几个绝招,过过英雄瘾。天真无邪的英雄梦,折射出我的精神特质,我对美好的东西充满了向往,并敢于去尝试,哪怕在他人看来,就是傻冒一个。


或许就是这种执着,工作 24年,事业为我展开了笑脸: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专业荣誉不期而至;出版专著、编教材,发表教学论文,完成国家、省级教研课题等教学成果纷至沓来。常有老师问我:成为名师有无捷径可寻?我笑着说:唯一的捷径就是努力,不拼的人生,哪来真功夫。


01

好教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修炼基本功

练过武术的人都清楚,基本功是修炼之本。犹如基石,打得越扎实越好。好教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


1993年,我毕业后分到解放小学任教。不到一个月,当时的老校长廖德贵提出要听我的过关课。上课时,望着教室后面一大排听课的教师,我感觉自己慌得快要变形了。大脑眩晕、声音打颤、腿部发抖,至今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到最后的。但廖校长似乎天生仁厚,居然对我的课赞赏有加,还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小涂的课,值得大家学习。”


从那以后我相信:好老师是校长夸出来的。为了不辜负老校长的高看一眼,我跟自己较上了劲。如何改变自己在众人面前说话胆怯、含糊不清的毛病,必须要有系统的训练。为此,我订阅了《演讲与口才》杂志,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名家的演讲技巧。



但本人天资实在平平,练了一年多,还是未能成“滔滔不绝”式。不过,学校领导仍然不断把我推向各级讲课、演讲、知识竞赛的舞台,那打颤的声音慢慢也变得自然而平和。


作为教师,没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好比设计师绘出蹩脚的图,硬伤!我的字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它毫无章法、歪歪扭扭成幼稚状。我下定决心通过密集苦练,让它“华丽转身”。记得1994年暑假,酷热难耐,同事们都是哪里凉快哪里玩去了。而我每天几乎都要花上四五个小时趴在破旧的写字桌上,瞄着字帖,照葫芦画瓢。幸亏有那个摇摇摆摆的小风扇跟我作伴,才不至于让汗水湿透本子。


我清楚,教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是备课和上课。为了让自己这位“生”教师赶快长“熟”,我成了“名师模仿秀”。每次备重点课时前,就在各种期刊上找名师教案,看一节课,结合自己理解备一节课,现炒现卖接着上这节课。备课时,我常常会自问自答: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效率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方法问题----你打算怎样让学生获得?


在这样不断的尝试和追问下,我所任班级的教学质量一路飙升,始终位居前列。2002年9月,开学后我被领导派去翟畈小学支教,带六年级数学。一年结束后,这个班的孩子人平由第一次的摸底考试67分提高到83分,及格率达到了100%,在全镇遥遥领先,人平超过最后一名46分,一度被当地教师称为教学神话。


这个时期,我的专业发展主要就是做两件事:想方设法改掉我的缺点,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02

成为研究型教师,是让我们获得事业价值感的最佳途径

一个拳手如果已经掌握了本门武术套路,就应该主动亮招,不时与同行切磋,不断向高手请教,逐渐提高武艺。教师的成长亦是如此。


从解放小学到翟畈小学,从翟畈小学到东风小学,我的教学成绩让同事们羡慕。但是,当教师就是每天上上课,给差生补补课,取得好成绩吗?这样的工作价值在哪里?我迷茫过,苦闷过,我真心不希望自己仅仅就是教书匠。2004年8月,当我调入武穴师范附小的时候,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下,我开始大量的阅读教育专著,如《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教育文集》《蒙台梭利方法》等等,领悟教育家的思想,参悟教育的真谛。




2005年3月我被选派到湖北省教科所做访问学者。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面前。从此,我走上了一条饱含艰辛但又蕴藏着无数惊喜的研究之路,也让我养成了两个终生受益的习惯。


第一,自觉写作的习惯。湖北省基础教育首席专家叶平所长给我们访问学者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让每个人建一个博客,并要求我们经常写反思。他引用了叶澜教授的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模式=教学过程+反思。这种理念极大的冲击着我的大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由原来的随性记录变成了有意识反思。


为了鼓励自己坚持,在开博的时候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书为心灵添羽翼,勤敲键盘写人生。我想,当年过花甲之时,翻开自己的博客,细细品味着我现在记下的一点一滴,岂不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欣欣然中,我伴着博客一起成长。”如今,我的博客已经达到了1900多篇,所有发表的文章均出自这里。


第二,做微课题的习惯。学习期间,叶所长和姜瑛俐主任指导我们进行校本研究的理论和策略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一线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研教学之困,探科研之法,做些“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草根研究。“访问学者”学习结束后,我把老师们平常反映的教学困惑、问题梳理成教学微型课题100个,比如:集体备课如何集智,如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等等。仅2009年,我有24项研究成果获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为研究型教师,是让我们获得事业价值感的最佳途径。



03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再多也不会觉得累

一位有独到教学风格的教师,必定是经历了模仿、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


我常常问自己:我有自己的路吗?我该如何铺就自己的路呢?


慢慢地,我摸索到了自己想走的一条路:让学生学真数学,做真思考,也就是原汁数学,即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真正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引导学生经历生活到数学的对接,在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中,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201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卓越工程培训,深入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了解到当前小学数学最新理念和教学实施模式后,我又确定了原汁数学的内涵:数学原型是生活和经验,数学原委是建模、用模,数学原理在数形之间,数学原本是抽象、转化和推理,数学原则是严密有理。形成了原汁数学的教学模式:“五入”新授课的基本模式,“四步”作业课的基本模式,“结构化”复习课的基本模式。


在这种教学实践和思想支撑下,2012年,我的第一本研究文集《原汁数学》出版,2013年,我成为了黄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成为了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如今工作室有34名成员一半来自农村15所基地学校。我希望把这些成员培养成种子教师,让原汁数学能够在农村学校开枝散叶。


前些日子,记者采访我时,问:“你作为一个教育集团的校长,管理着三所学校,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何况你现在已经是特级教师了,为何还要如此辛苦地做教学研究呢?”我笑着说:“辛苦是相对而言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再多也不会觉得累。这辈子,不论身份如何改变,不论角色如何转移,但教师、教学我是丢不了了。


生命是用来攀登的,不拼的人生,自己都不会喜欢,所以且行且努力。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本文转自:好老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