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马云电影《功守道》将毁掉中国功夫、中国文化 和中国管理的未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由马云主演,云集李连杰、甄子丹、洪金宝、吴京、邹市明、托尼·贾等众多明星的《功守道》在吸引大众眼球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批评、谩骂甚至人格攻击。马云拍摄《功守道》的目的是“向传统文化致敬”,无论其思想取向如何,就此对马云本人进行道德评判不仅立场有问题,而且这种道德攻击也是无力的。因为就本质而言,没有人比别人更高尚。


这样说并不是为马云喝彩,因为马云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偏爱,反映了他的思想取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作为一个世界级企业的领袖,在中国大国崛起的背景下,马云的思想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心理。但这种心理却不够成熟、不够理性,与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并不匹配。


传统武术大师到底能不能打?


自从不久前“格斗狂人”击败雷公太极以来,中国传统武术就大遭诟病。似乎传统武术由此走下了神坛,不仅不懂武术的人对传统武术大失所望,连搏击界人士也一边倒地抨击传统武术。


由于传统武术存在诸多迂腐之处,加上缺少实战环境和对实战训练的轻视,当代传统武术大师确实大多实战能力平平,但这并不说明传统武术不能实战。事实上,中国武术向来都是以实战为目的。虽然古代战争中大规模作战依靠排兵布阵、强弩和其它武器,但这并不影响古代存在武功高手的事实。从楚霸王项羽的实战战绩,到三国吕布、赵云等武将的实战战绩,说明每一个时代都有武功高手存在,而且顶尖高手在战场上几乎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而民间奇人,中国“当代武松”何广位则可以徒手生擒虎豹豺狼,如此战力到了战场上同样会如入无人之境。这些事例都击破了我们的常识。按照常理,以人的生理条件无论如何都无法徒手战胜狮虎等大型猛兽,但根据真实案例,人类完全可以徒手战胜狮虎。这说明武功超群的人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说古代武功高手很难考证,那么近代武功高手则较容易考证。其结果是,中国传统武术不仅能打,而且很能打。虽然名气最大的武术家霍元甲是包装出来的,孙禄堂也有包装的嫌疑,但近代实战战绩骄人的中国武术家不在少数,比如杜心武和李书文等武术家的实战战绩是真实可靠的。杜心武深入清宫刺杀慈禧,被大内高手和御林军重重包围能全身而退,在日本保护孙中山多次击退大内杀手,在东北丛林击杀40名前来围捕的大内高手,一个人收编东北马帮,在日本留学期间击败日本第一剑道高手等等,无不证明其超一流的实战能力。杜心武的实战战绩,今天的搏击高手恐怕难以望其项背。李书文枪挑袁世凯的日本武术教官伊藤太郎、秋野、井上、野田,拳打俄国著名拳王马洛托夫,以56岁高龄一掌击碎张作霖的日本武术教官冈本的肩胛骨等战绩,也显示了超强的战力。而八卦掌宗师董海川、杨氏太极宗师杨露禅等,无不具有超强的实战能力。


因此,真正的传统武术大师一定能打,但这并不表明中国武术世界第一。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一样,是近代以来被包装出来的神话。作为中国人,我们认同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在全球化时代,这并不表明我们要再造中国武术神话和中国文化神话。神化传统武术和神化传统文化一样,反映了一种十分不成熟的心态。


中国功夫如何融入世界搏击舞台?


雷公太极败于不能证明传统武术不行,因为雷公无法代表太极拳。一龙最近被泰拳王西提猜KO也并非中国功夫的失败,因为武林风所包装的一龙根本不能代表中国功夫。现在中国一些年轻的搏击界人士,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和理论水平的低下,出现了一种盲目贬低传统武术,又过于推崇泰拳等外来武术的倾向。这种倾向和马云对传统武术的神化一样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历史上,国外也有顶尖武功高手,但国外并没有形成过度崇尚武功高手的武侠文化,因此也无神化武功高手的现象。在的记载中,以色列的勇士小的可以打一百人,大的可以打一千人。如果一个人可以打一千人,那么在战场上就可以象中国古典小说中所说的具有“万夫不当之勇”了。同样,中记载的大卫王年轻的时候,可以徒手击杀狮子和熊这样的大型猛兽。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武功高手的存在都是一个事实。


那么,既然古今中外都有武功高手存在,就不能神化其中任何一种,而应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打破某种武功天下第一的神话。MMA正是对各国各门派武术界线的打破,在MMA比赛中,选手可以使用中国功夫、拳击、跆拳道、日本柔道、巴西柔术、俄罗斯桑博、以色列马伽术等任何一种武术的技法。而MMA之父李小龙正是糅合中国传统咏春拳、西洋拳击、跆拳道、巴西柔术等多种武术的前提下,创立截拳道的。李小龙既有中国传统武术的深厚根基,又吸取了多国武术的精华,而成为MMA之父,但既然他是中国人,就可以代表中国功夫的形象。对于李小龙而言,中国功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MMA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武术精神。武术的本质其实是对人类本能(潜能)的释放,人类由于文明的抑制和生存条件的优越,其本能渐渐废退了。而动物则能够完全释放本能,动物(猛兽)不需要特殊训练就可以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人类的本能如同人性一样,无论民族、国家、人种、文化有何不同,人性都是相同的,人的本能也是相同的。中外武术的训练方式不同,但所有的武术都殊途同归,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武术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超文化,世界各代表性武术都有其长处,但只有综合各种武术优点的MMA才体现了更博大的武术精神。


MMA是一种超越性和开放性武术,它没有国家、民族、人种和文化的色彩,它是世界性的。中国传统武术绝对博大精深,在过去时代无法与国外武术进行交流与互鉴的情形下,只能自成体系。但在全球化时代,如果继续固守既有的体系,则将因失去开放性而落伍。文化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概念,以MMA精神面对传统武术的宝贵遗产,在开放中提升中国武术的实战能力,比单纯地弘扬传统武术更有价值,也更有智慧。


有搏击界人士说散打和传统武术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有失公允的。传统武术本身就包括套路、散打和器械三大部分,当代散打则无疑脱胎于传统武术。既承认传统武术的价值,又不拘泥于传统武术,象李小龙一样兼收并蓄才是中国功夫融入世界搏击舞台的关键。就此而言,马云对太极的过度推崇,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偏差。


马云的道派情结与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局限性


马云的武侠情结由来已久,从他对金庸的推崇即可见一斑。马云对太极不是一般的热爱,连保镖李天金都是太极高手。同时,马云对道派文化也情有独钟。可惜,从李一到王林,马云所接近的都是带有浓厚江湖色彩的神棍式道派人物。这反映了马云在文化取向上的迷茫,也暴露了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局限性。


虽然马云强调对世界各地文化的适应,但他自身对道派文化的过度推崇,导致了其文化观念上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对于作为世界级企业的阿里巴巴来说是非常不匹配的。如同MMA的开放性一样,一家全球性企业的文化必定也是开放的,至少不是独尊一家。中国人无论秉持何种文化都改变不了中国人的身份,正如李小龙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通过吸取外国武术之长开创了截拳道,但他永远都是中国功夫的代表一样。


在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对话中,没有必要厚此薄彼或秉持对立的态度。因为大道归一,儒家的“三纲五常”就与伦理高度一致。目前中国思想界有两种极端的倾向:其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等儒家学说一无是处,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其二认为,中国哲学与文化至高无上,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姜奇平先生在《新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指出,旧商业文明与新商业文明的不同,既非中美的不同,也非东西方的不同,而是落后与先进的不同。姜先生可谓一语中的,并完美地诠释了超文化思维。


超文化是管理救赎的根本路径。由于超文化思维的欠缺,目前西方跨国公司和中国绝大多数优秀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认知误区。虽然中国领先企业在商业模式、战略、组织模式等方面,都有相对成功的创新,但在文化方面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软肋。无论是华为的“剥洋葱文化”、阿里巴巴的道派文化,都需要进一步的彻底超越。这是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华为的“剥洋葱文化”以拿来主义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虽然实用,但缺少足够的深度,在方法论上需要提升。阿里巴巴的武侠和道派文化,体现出马云对文化理解的局限性,与阿里巴巴全球性企业的地位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马云与李一、王林的接近,表现出对道家与道教的混淆倾向。道家是纯正的古典哲学,但魏晋玄学之后的道教却有走火入魔之嫌。同时,虽然马云强调“儒释道”文化的融合,也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感恩、分享、开放”的文化,但还未能以透彻的超文化思维对中西文化基因进行深度洞察,因此还未能真正形成作为全球性巨头公司所应有的超越性文化。


马云思想的局限性反映了当今中国人思想的一种普遍偏差


其实,马云的思想在当今中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开始慢慢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使很多国人孳生了一种骄傲情绪,由自信走向了自负。其本质则是一种暴发户心态,和不成熟的狭隘心理。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因此我们要显示给别国看看,中国是最好的,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中国世纪、中国声音、中国力量,在所有这些主题词背后,其实仍然是一种对立的心态,是一种小格局,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大国精神。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应该的,但民族主义却是必须摈弃的。马云在《功守道》中用太极功夫击败各路高手,实则暴露了一种彻底的民族主义。中国功夫借着李小龙等人的传播,成为最被世界所认知的传统文化。但李小龙的截拳道已经改变了中国功夫的定义,与马云所推崇的太极功夫完全不同。如果说40多年前的李小龙能够重新定义中国功夫,使中国功夫成为一个开放式创新体系,而今天的马云却仍然沉浸在太极的旧梦中,这无论对于中国武术还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大地陷阱。


中国功夫、中国文化、中国管理的自信与大国崛起之路


全球化时代,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都必须是开放性和世界性的。马云所创立的阿里巴巴原本是一家世界级企业,但马云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偏差,却封闭了阿里巴巴的文化创新之路。


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完全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大国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也绝不可能独尊中国传统文化。


在地球村时代,中国功夫理应是在继承传统武术前提下的MMA式创新,中国文化理应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前提下的超文化创新,中国管理则理应是超越中国式管理狭隘观念的世界性管理。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崛起之路,其中蕴藏着博大的胸怀和真正的王道。


马云始终强调学习西方管理的术,而从中国文化中汲取道,这无疑具有强烈的中国式管理色彩。马云认为中国的道和西方的道是不相通的,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事实。马云思想深处所隐藏的中国式管理观念,与其作为世界级企业家的身份极不匹配。十几年前,作为一种管理时尚的中国式管理曾经风行一时。中国式管理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提出了简单的用中国传统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的方式来重构管理学的主张,并且极具煽动性地抛出21世纪是中国统治世界的世纪等观点。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固然博大精深,但管理学却具有超越中西的特点,西方管理学也并非如曾仕强等人所说的缺少哲学的维度。中国之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管理学理论之中国力量的崛起,但是在新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的背景下,中国管理学理论的创新也必定是世界性的。


民族主义对于大国崛起,将是一种潜在的遏制力量。马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商巨擘,却沦为文化上的幼童,这是一件值得马云本人和全体中国人深刻反思的事情。《功守道》不合时宜的文化观念,会封闭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的开放式创新之路,进而毁掉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的未来。


 

相关阅读

 

财经中国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现代管理已成昨日黄花

http://www.fechina.com.cn/category/news/201711/1399897/1.html

财经中国网

定位理论:一个无路可走的过气先知

http://www.fechina.com.cn/category/news/201711/1399900/1.html

大众财经网

超文化管理颠覆现代管理史

http://www.dzcjw.com/cul/2017/1113/166450.html

顶尖财经

后现代管理:公司即文化,文化即公司

http://www.58188.com/invest/2017/11-13/164219.html

华讯财经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现代管理已成昨日黄花

http://finance.591hx.com/article/2017-11-13/0000674134s.shtml

华讯财经

定位理论:一个无路可走的过气先知

http://finance.591hx.com/article/2017-11-13/0000674134s.shtml

环球财讯

后现代管理:划时代的全球管理变革

http://www.hqcx.net/gncx/guoneiredian/20171113/674115.html

金融界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现代管理已成昨日黄花

http://biz.jrj.com.cn/2017/11/13145623374762.shtml

金融界

定位理论:一个无路可走的过气先知

http://biz.jrj.com.cn/2017/11/13145823374764.shtml

南方财富网

后现代管理:一场关乎人类世界观的伟大变革

http://www.southmoney.com/caijing/gongsixinwen/201711/1745610.html

天下金融

后现代管理的最高智慧:回归自由的真谛

http://www.21jrr.com/news/industry/2017/1113/260023.html

消费日报

世界管理,下一步向中国看齐!

http://www.xfrb.com.cn/html/guanzhu/zhiliangbaogao/hulianwang/210743.html

证券之星

数字化时代,如何建立中国管理的理论自信

http://if.stockstar.com/CP2017111300001343.shtml

中国财经新闻网

未来三十年全球管理变革大势:盘点《管理救赎》一书的145个创新思想

http://www.prcfe.com/finance/2017/1113/208023.html

中国金融观察

未来公司与未来管理

http://www.chinaesm.com/jinrong/2017/1113/42925.html

中国金融智库

现代管理思维的九大病灶

http://www.zgjrzk.com/news/201711/439860.html

世纪金融网

数字化时代,如何建立中国管理的文化自信

http://www.158.net.cn/new/2017/11-14/16633.html

中金在线

数字化时代,如何建立中国管理的文化自信?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171114/25618427.shtml

金融中国

隐性傲慢:巨头崩溃前的病兆

http://www.1-en.com.cn/keji/shujubaogao/39476.html

中国财经网

十九大之后:中国必须超越《未来简史》幼稚的科技宗教

http://finance.fecn.net/2017/1114/198547.html

华夏财经

中国呼唤赤子之心的伟大领导

http://www.huaxiatop.com/finance/22163.html

中财在线

现代公司:反人性的治理模式将彻底崩溃

http://www.zcolw.com/info/ShowNews.aspx?newsid=14239

北京视窗

公司重生:后现代管理六大模式

http://www.jingsc.com/info/125419.html

第一产经网

公司重生:后现代管理六大模式

http://www.ccnee.com/info/ShowNews.aspx?newsid=7518

北京视窗

现代公司:反人性的治理模式将彻底崩溃

http://www.jingsc.com/info/125420.html



张羿《管理救赎:后现代管理缔造》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7年重磅图书!


姜奇平   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张羿《管理救赎》是一部开创性著作。作者用后现代范式,更替现代性范式,推动机械型管理向生命型管理进行系统的理论转型升级。管理学的再现代化,是发生在管理领域的“出埃及记”,旨在将人类管理从利用工具理性为主,救赎为以人性复归为主;从服务于异化,救赎为服务于使命;从现代性这一低层次,救赎到后现代这一高层次。最终与经济实践的转型升级同步,实现管理理论从工业时代的现代化,向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的惊险一跃。


罗振宇  《逻辑思维》创始人

这是一部与旧时代划清界限的著作!我很久都不看管理学的书了,因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础正在崩塌。互联网来了,全新构建了我们这个世界,颠覆了原来的组织和管理思维。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巨变时代,一切坚固的管理思维都在烟消云散,全球的组织将如何重新思考管理?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管理思想和哲学?什么时候新的管理才成型呢?张羿先生宏大、深邃、直抵本质的论述,是管理界根本反思的开始!


彭新武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研究员

十几年前我就拜读过张羿的著作,并推荐给我的研究生。张羿的管理创新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领先性,这本《管理救赎》更堪称是近二三十年来全球管理创新的集大成之作。张羿著作的跨学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与德鲁克十分相似,我相信中国诞生德鲁克式管理思想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周云杰  海尔集团总裁

《管理救赎》中所提出的后现代管理范式,对身处物联网时代的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张羿对海尔转型的理解非常到位和深刻,海尔在转型过程中坚持以人的价值为中心,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实现企业在战略、组织、薪酬三个层面的颠覆,使企业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成为平台型企业。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用物联网的范式,换道超车、引领时代。


日前,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奠基人之一、著名重量级学者、、《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应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之邀,为其权威管理发展报告《2017中国管理蓝皮书》,撰写《互联网时代管理变革的中国创新》专题报告。张羿后现代管理进入该专题报告,成功入选《2017中国管理蓝皮书》,同时入选的还有海尔模式和彭新武的进化管理学。

姜奇平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领先企业在全球舞台的崛起,中国管理也已经到了产生世界性管理思想的时代。中国本土诞生的这些管理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世界级管理思想,、彭新武的进化管理学和张羿的后现代管理学。他们将共同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一直缺少世界级管理经验与理论的现状。中国的管理创新与中国崛起一样将受到全球瞩目,同时也是中国大国崛起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管理创新将从影响世界走向引领世界。


END


张羿

著名管理学家、后现代管理开创者、后现代管理实验室创始人。现为中国数字信息与安全产业联盟暨中数信安集团首席管理顾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名校EMBA导师。曾任《商界评论》、《管理学家》、《中国新时代》等多家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或特约撰稿人。


个人简介

著有《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2004年)《中国式管理批判》(2007年),著作被多所高校列为博士研究生重要参考文献,为众多管理学专业论文所引用,并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网、、《中国企业家》、新浪财经等广泛报道或转载。


曾在中国管理传播网与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展开中国式管理大辩论,引起强烈反响。、《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展开后现代商业精神大辩论,引起强烈反响。曾因《万科与世界级企业的真正差距》一文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转载引发强烈反响,该文在十年前就指出万科产权制度的弊端,间接预警了今天的“宝万之争”。


2004年7月,曾应邀出席IFSAM第七届世界管理大会,发表《现代企业的终结与后现代企业的兴起》主题学术报告,引起国际管理界强烈关注。《管理救赎:后现代管理缔造》,是张羿二十年管理创新的结晶,是德鲁克、彼得斯之后世界管理学集大成之作。

张羿历经二十年企业实践,并具有从记者到经理人到企业家的丰富从业经历。其管理学著作视野开阔,思想深刻独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主持的《管理蓝皮书:2017年中国管理发展报告》中,张羿后现代管理与海尔管理模式同被列为中国本土诞生的世界级管理。

同时,张羿还是一个中国传统武术与综合格斗爱好者,青少年时代开始练习传统武术,后在北京什刹海京港搏击会和上海骁龙职业拳击俱乐部、上海旭日跆拳道馆等长期练习散打、拳击、跆拳道与综合格斗。



张羿后现代管理

后现代管理开创者

微信公众号ID:zhangyi-paul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