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这是一只会中国功夫的西方熊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从《功夫熊猫》3集的整体叙事设置来看,虽然每一集创作者都会挑选一个东方式的哲学命题进行包装,如“无”、“心平气和”、“发现自我”等等,但这又完全暗合了西方人注重励志、成长、拼搏、张扬个性的普世价值观。


某种感觉,对应为人的话,熊猫阿宝的现实形象,不应该就是一个像杰克.布莱克一样的小镇快乐青年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ID:CFA1958),作者奇爱博士,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LinkedIn领英授权转载。





两天前,我应邀在海淀图书馆做了一个命题讲座《影像•故乡•理想国——谈电影中地域的意义》,原定讲两个小时,结果因为选题太大,最后活活喷了三个半小时才算勉强讲完。喷完揉揉眼,发现除了妹子,一屋子人基本上跑光了。


讲座的最后一个例子就是《功夫熊猫3》,我把它作为“地域的消失:无边界时代的电影”这一章节的代表。因为你会发现,近年来一些好莱坞电影中,地域的意义已经被消解全无,成为孤零零的名片和符号,因而整体电影变成了中不中、洋不洋,说不出什么味道的世界公共文化产品。


就比如说,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中移来了湖南张家界的“哈利路亚山”:




又比如迈克贝在《变形金刚4》里,让参加香港保卫战的擎天柱专门“抽空”打车去了一趟重庆武隆天坑,搬来了机械恐龙钢索:




这些似是而非的植入,当然有着背后的商业利益考量,但也无形中让地域标签成为空洞的能指。


那么在此次的《功夫熊猫3》,地域某种角度被重新的彰显和强化出来。影片虽然是动画片,但最关键的熊猫村一景,摄制组专门是到四川的青城山进行了取景,并据此设计出来。


相比过去,这次地域的特点更好地参与到了影片的叙事当中。一来,《功夫熊猫3》本来就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另外本集影片所涉及到了核心理念——“气功”的生成,不正也和作为全球道教重镇的青城山相契合嘛。而这里,还恰恰正是大熊猫的繁殖基地,一切还能有比这更合拍的吗?



好莱坞电影这次明显抛弃了过去的盲目自大,走上了“正道”。


这种“正道”的实现显然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因为这毕竟是一部中美合拍的电影——实际上这或许也可能是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美电影之间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最具示范意义的一次合作。


如果没错的话,此次《功夫熊猫3》已经甩掉了前两集作为“分账大片”的枷锁,而成为名正言顺的享受国片待遇的合拍作品。这样一来,电影分账的比例就从过去的25%一跃增加到43%以上;同时这也意味着,《功夫熊猫3》将不会被视为国产片的威胁,而独霸至少半个月时长的中国贺岁档期。


作为一部做工精良、3D效果极其突出、兼具喜剧与动作的合家欢作品而言,其吸金的能力毋庸置疑,基本上已经可以保证15亿起跳,万一要是不小心打破《捉妖记》的纪录也不算奇怪。


短期之内,没有任何电影可以和这只胖胖的熊猫大侠进行PK。


在商业利润和中国市场的刺激下,“中国”的形象正在被日益正面和积极化。此前在罗兰.艾默里奇《2012》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当中,中国人已经屡屡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如果说,以上还都多少参杂着人实用主义的小聪明的话,那么,《功夫熊猫3》更是从文化层面,强化了“中国”的积极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幅结构很相似的图片:




这两幅图片基本上都是东方形象(人或熊猫)辅之于“龙”的形象出现的。


上图是早期好莱坞最知名的华裔演员黄柳霜,30年代她曾在一系列英美电影中以配角的形象出现,比如《唐人街繁华梦》和《上海快车》,并带有一种充满诱惑和异族风情的吸引力。而这张图片中,她身旁所映射出的龙的暗影,更为她增添了一种危险致命的邪魅感。


中国的“龙”,在西方并没有特别好的口碑,它带有西方人看东方固有的歧视和偏见。作为洗衣女工的女儿,黄柳霜无力改变这一切。


而到了下图的《功夫熊猫3》,暗影已经置换到了反面角色天煞,而熊猫阿宝的身边同样升腾出来的“龙”,则预示了阿宝的身份:他是神龙大侠,是拯救世界和苍生的英雄。


与这种中国形象正面化相配套的,是好莱坞还专门为中国市场制作了一个“普通话口型版”,并请来黄磊、成龙、周杰伦、白百何、杨幂、王志文、筷子兄弟等一众明星进行配音(成龙则从过去两集英文版中给猴配音,转为为阿宝的父亲配音),真可谓煞费苦心。


上述一切,既让人欣慰,也无疑令人生出一丝担忧,那就是:如果《功夫熊猫3》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话,好莱坞势必将以此为模版,借由自己资金、技术和推广能力的优势,不断地生产出一批具有“中国味儿”的电影。


这其实是件不对等的较量,而且在影史具有前车之鉴,那就是英国。在冲击英国本土市场的过程中,通过“制片”(Runaway Production)不断地拍摄一批“英国味儿”的电影,或者借由合拍的形式,稀释英国电影的纯正血统。而反过来说,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都没有能力拍摄出“味儿”的英国/中国电影进行“反击”。


中国电影,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是电影的学生;到现在我们必须承认,仍然是。



尤其,熊猫阿宝的基因并不是完全中国化的,显然,他经过了改造。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大熊猫形象,更多地是一种可爱的傻乎乎的萌劲儿;而好莱坞设计出的阿宝,眉宇之间则多了一种韧力和狠劲儿。


他草根、诚恳,没有大侠架子,同时也好吃、冒失、爱好显摆。


从《功夫熊猫》3集的整体叙事设置来看,虽然每一集创作者都会挑选一个东方式的哲学命题进行包装,如“无”、“心平气和”、“发现自我”等等,但这又完全暗合了西方人注重励志、成长、拼搏、张扬个性的普世价值观。


某种感觉,对应为人的话,熊猫阿宝的现实形象,不应该就是一个像杰克.布莱克一样的米国小镇快乐青年吗?


和所有好莱坞主流电影中由多元族群演员饰演的角色一样,比如文迪塞尔在《速度与激情》、成龙在《尖峰时刻》中的表演,他们某种程度上都取代了传统的白人英雄形象,但其传达出的核心价值观念却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只熊猫阿宝也是如此,影片的内涵并没有因为他的“中国脸孔”做出怎样的妥协,希望它能传达出中国真正的正统文化精神(比如儒释道的哲学理念),也是任重道远的一厢情愿。



在看完《功夫熊猫3》之后,我又把前两集复习了一遍。我突然发现,《功夫熊猫》系列当中其实存在一个超级大的Bug。


那就是片名中的“功夫”二字。


以往在咱们的武侠片功夫片当中,当然和《功夫熊猫》一样,会有很多的练功接受考验的桥段。武功当然不是一蹴而就,除非得到前辈数十年功力的无偿赠送。所以,在中国武侠功夫片中,练功基本上是一种“渐悟”的过程。


举个例子,《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要是练不会“降龙十八掌”,那肯定是打不过欧阳克和杨康的。“降龙十八掌”不可能在郭靖不会的前提下,和敌人打着打着,突然就会了——那肯定是被仙人或神鬼附体了。


但,《功夫熊猫》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顿悟”的模式。固然阿宝之前也在辛勤练功,但通常并没有展现出超人的天分,以至于他在成为神龙大侠之后,也还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但在所有三集的电影中,无论是第一集和大龙决斗时使用“无敌拈花指”,抑或是第二集面对孔雀王凌厉火炮使出的太极拳,以及第三集和天煞角力时、借力克敌的“气功”神技,都是通过“顿悟”的途径学会的。


刚开始看,有些匪夷所思,怎么就一下会了大招打赢了敌人呢?这成为了《功夫熊猫》系列,曾经带给我最大的疑问和困惑。


我后来体会到,《功夫熊猫》系列这一特点就是,它虽然按照常理,在现实的层面上,是有些讲不通的;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它又是符合逻辑、气韵贯通的。


我们不要光以“实”的思维模式去思考这个问题,有时从“虚”的角度理解,一切也就清晰了然了:《功夫熊猫》并非是指向练功本身的,而是借由“功夫”的理念推及而来的一则关乎人类成长和认清自我的寓言。这就使得一部以娱乐为主的商业动画片,变得一下高屋建瓴了很多。


作为一部合拍片,一部有着中国文化哲学表皮的电影,我想说,这种融汇了东方智慧和西方精神的创作理念,是真正令我们惊叹的。


相比较什么“普通话口型版”等技术层面的操作来说,这才是好莱坞真正厉害和恐怖之处,它甚至将叙事中的Bug都改造成了提升产品素养的取胜之匙。


希望我们的创作人员,在《功夫熊猫3》里收获的不仅仅是商业成功的喜悦,而是在这个电影无边界的时代,如何融合东西文化所长并进行普世化叙事的能力,电影真正的竞争力也正在于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ID:CFA1958),作者奇爱博士,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LinkedIn领英授权转载。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