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一位特级老师的成长反思:不拼的人生,哪来真功夫!句句都是掏心话!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涂玉霞(系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酷爱看武侠小说,并异想天开的希望能练几个绝招,过过英雄瘾。每晚,我都会用手米缸里的大米,把全身的气与力集中到中指和食指上。早上,我把两脚绑上沙袋,直奔家后面的山头,渴望自己能够身轻如燕。我家小妹一直就是我最忠实的“粉丝”,她总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姐姐厉害,姐姐好棒!”


结果,你们懂的,二指禅没有练成,反而让手指头受损,外部感染,肿成了萝卜头。当然,我也未能飞檐走壁,不过,倒让我成了学校的长跑健将,也是骄傲了一阵子。小时候天真无邪的英雄梦,折射出我的精神特质,我对美好的东西充满了向往,并敢于去尝试,哪怕在他人看来,就是傻冒一个。


或许就是这种执着,工作 24年,事业为我展开了笑脸: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专业荣誉不期而至;出版专著、编教材,发表教学论文,完成国家、省级教研课题等教学成果纷至沓来。常有老师问我:成为名师有无捷径可寻?我笑着说:唯一的捷径就是努力,不拼的人生,哪来真功夫。


1

好老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


练过武术的人都清楚,基本功是修炼之本。犹如基石,打得越扎实越好。好老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


1993年,我毕业后分到解放小学任教。不到一个月,当时的老校长廖德贵提出要听我的过关课。上课时,望着教室后面一大排听课的老师和领导,我感觉自己慌得快要变形了。大脑眩晕、声音打颤、腿部发抖,至今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到最后的。但廖校长似乎天生仁厚,居然对我的课赞赏有加,还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小涂的课,值得大家学习。”


从那以后我相信:好老师是校长夸出来的。为了不辜负老校长的高看,我跟自己较上了劲。如何改变自己在众人面前说话胆怯、含糊不清的毛病,必须要有系统的训练。为此,我订阅了《演讲与口才》杂志,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名家的演讲技巧。其中有一个例子很是打动我。古希腊有一个辩论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讲话,后来成为伟大的雄辩家。


这个励志故事,让我热血沸腾,决定仿效。我用水果糖代替石子(练习时候有甜蜜的感觉,多好)放在口里,每天对着镜子朗诵文学作品一个小时。但本人天资实在平平,练了一年多,还是未能成“滔滔不绝”式。不过,学校领导仍然不断把我推向各级讲课、演讲、知识竞赛的舞台,那打颤的声音慢慢也变得自然而平和。



作为教师,没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好比设计师绘出蹩脚的图,硬伤!我的字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它毫无章法、歪歪扭扭成幼稚状。我下定决心通过密集苦练,让它“华丽转身”。记得1994年暑假,酷热难耐,同事们都是哪里凉快哪里玩去了。而我每天几乎都要花上四五个小时趴在破旧的写字桌上,瞄着字帖,照葫芦画瓢。幸亏有那个摇摇摆摆的小风扇跟我作伴,才不至于让汗水湿透本子。


9月开学的时候,领导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练字的“壮举”。为此,也给我带来了附带效应:从那以后,学校政教主任所有投出去的稿件一律由我亲自誊写再寄出去。据主任说,经我誊写的稿件中稿率高于以往,是不是有我工整字迹的功劳,不得而知。


我清楚,教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是备课和上课。为了让自己这位“生”教师赶快长“熟”,我成了“名师模仿秀”。每次备重点课时前,就在各种期刊上找名师教案,看一节课,结合自己理解备一节课,现炒现卖接着上这节课。备课时,我常常会自问自答: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效率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方法问题----你打算怎样让学生获得?


这个时期,我的专业发展主要就是做两件事:想方设法改掉我的缺点,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2

成为研究型教师,

是让我们获得事业价值感的最佳途径


一个拳手如果已经掌握了本门武术套路,就应该主动亮招,不时与同行切磋,不断向高手请教,逐渐提高武艺。教师的成长亦是如此。


这么多年在小学上课,我的教学成绩让同事们羡慕。但是,当教师就是每天上上课,给差生补补课,取得好成绩吗?这样的工作价值在哪里?我迷茫过,苦闷过,我真心不希望自己仅仅就是教书匠。


2005年3月我被选派到湖北省教科所做访问学者。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面前。从此,我走上了一条饱含艰辛但又蕴藏着无数惊喜的研究之路,也让我养成了两个终生受益的习惯。


第一,自觉写作的习惯。湖北省基础教育首席专家叶平所长给我们访问学者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让每个人建一个博客,并要求我们经常写反思。他引用了叶澜教授的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模式=教学过程+反思。这种理念极大的冲击着我的大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由原来的随性记录变成了有意识反思。


原来在工作中,我常常有灵感闪现的瞬间,也有为自己的某一个教学精彩设计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但是,时间一长,就忘得差不多了。有了博客后,我开始坚持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及时地记下来。为了鼓励自己坚持,在开博的时候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书为心灵添羽翼,勤敲键盘写人生。我想,当年过花甲之时,翻开自己的博客,细细品味着我现在记下的一点一滴,岂不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欣欣然中,我伴着博客一起成长。”如今,我的博客已经达到了1900多篇,所有发表的文章均出自这里。



第二,做微课题的习惯。一线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研教学之困,探科研之法,做些“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草根研究。“访问学者”学习结束后,我把老师们平常反映的教学困惑、问题梳理成教学微型课题100个,比如:集体备课如何集智,如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即时评价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推进过程中,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为研究型教师,是让我们获得事业价值感的最佳途径。


3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做得再多也不会觉得累

经历过历练的好手,虽博采了百家,但难以融为一炉,到了一定阶段,他要参考大量的各门各派的打法,然后在众家的基础上悟出自己得意的东西,经过千锤百炼后,自成体系。一位有独到教学风格的教师,必定是经历了模仿、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


我常常问自己:我有自己的路吗?我该如何铺就自己的路呢?


慢慢地,我摸索到了自己想走的一条路:让学生学真数学,做真思考,也就是原汁数学,即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真正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引导学生经历生活到数学的对接,在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中,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201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卓越工程培训,深入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了解到当前小学数学最新理念和教学实施模式后,我又确定了原汁数学的内涵:数学原型是生活和经验,数学原委是建模、用模,数学原理在数形之间,数学原本是抽象、转化和推理,数学原则是严密有理。形成了原汁数学的教学模式:“五入”新授课的基本模式,“四步”作业课的基本模式,“结构化”复习课的基本模式。



前些日子,有人问我:“你现在已小有成就,为何还要如此辛苦地做教学研究呢?”我笑着说:“辛苦是相对而言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再多也不会觉得累。这辈子,不论身份如何改变,不论角色如何转移,但教师、教学我是丢不了了。”


生命是用来攀登的,不拼的人生,自己都不会喜欢,所以且行且努力。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涂玉霞(系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溢海教育》您的私人教育专家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