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践行习文艺思想,共商非遗剧种 传统与创新良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传统与创新——岭南非遗剧种展演暨学术圆桌会议隆重举行



2018年5月30-6月1日,“传统与创新--岭南非遗剧种展演暨学术圆桌会议” 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隆重举办。

这次活动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岀席这次活动的有中国著名音乐学家、音乐美学家、音乐教育家、星海音乐学院前院长、赵宋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著名音乐学家、研究员冯明洋,国家-级演员、原广东汉剧院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音乐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星海音乐学院三级教授、音乐博物馆馆长周凯模,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温带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文艺活动组织策划人李丽娜,国家-级演员、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丁凡,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志勇,著名粤剧团音乐设计及首席高胡陈仲琰,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袁东艳,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学会员李焕霞,著名粤剧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获得者邓志驹,广东汉剧优秀青年演员管乐莹、邓振鹏等。星海音乐学院有关部门的领导、部分教授学生参加了活动。我市应邀岀活动的有国家二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汕尾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吴佩锦,广东省人民政府原督学、汕尾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汕尾市社科联副主席陈锤,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白字戏作曲家陈务可,白字戏著名小生、老生、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海丰县白字戏剧团原团长唐大聪,汕尾戏剧家协会秘书处负责人蔡晓辉也参加了活动。


活动共分四场。第一场活动是星海音乐塼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挂牌仪式。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在开幕式上致辞,学院党委书记王秀明、党委副书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



第二场活动是非遗剧目展演。由白字戏、广东汉剧和新编粤剧分别以选段形式进行精彩展演。白字戏展演的选段是《金叶菊.陷驿》和《徐九经升官记.当官难》。《金叶菊.陷驿》由吴佩锦和唐大聪两位表演艺术家表演,《徐九经升官记.当官难》由吴佩锦先生表演。两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博得热烈掌声。






广东汉剧展演的选段是《盘夫》,由年青演员管乐莹和邓振鹏表演。他们的表演唱、白、做等均达到很高,不愧是梁素珍先生的弟子。新编粤剧《南国菩提.梅影千年》选段由香山粤剧团团长邓志驹先生表演。邓先生的唱功内力深厚.声腔别具一格.且创新元素运用较为恰当、成功。






第三场活动是“传统与创新--岭南非遗剧种学术圆桌会议”。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们就“岭南非遗戏剧的传统与创新” 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学术研讨、交流。在“什么是传统和创新”、“ 如何进行传统和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训 等关键问题上的研讨最为热烈,形成了一些共识。我市参会的陈锤、吴佩锦、陈务可和唐大聪几位同志应邀先后发言,评价很好。


第四场活动是专题展示与演讲、交流。按照主办方的安排,吴佩锦、李焕霞先后就白字戏人物表演、广东汉剧唱腔提炼等在台上进行专题展示;先后进行演讲、交流的是:陈锤,演讲题目:《汕尾(海陆丰)珍稀戏曲剧种浅谈(一)》;陈务可,演讲题目:《海陆丰传统白字戏曲牌与唱腔简介》。



梁素珍,演讲题目:《广东汉剧的唱腔艺术简介》。艺术家们的专题展示,更具体、更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剧种、不同角色、不同领域的特色、特质,也展示了表演者的“真功夫”。几位演讲者的演讲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能紧扣“传统与创新” 这一主题,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举例精准,说服力强。其中有些观点具有较高的戏曲文化研究价值。

(供稿:陈锤)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