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业者都会面临公司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如何搭班子?团队利益如何分配?公司如何治理?企业这些最核心的问题,都跟同一件事相关:公司股权架构。
中小企业之所以难逃“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宿命,纵然有商业模式的错位和市场竞争的残酷,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很多中小企业不懂得人才管理之道,以至于失去了人心,在企业陷入危机之时,员工不是同心协力渡难关,而是内部利益争夺或四散奔逃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其股份比例的演变是45%→30%→15%→离开;
1号店创始人于刚、刘峻岭,其创始团队股份比例的演变是100%→20%→11.8%→离开;
真功夫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其股份比例的演变是50%→47%→入狱;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其股份比例的演变是100%→45%→33.4%→29.3%→6.79%→2.54%→入狱。
这是一些知名企业,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我更想说的是,因为创始人股权纠纷而导致企业“死亡”的案例更多!在企业刚刚出现盈利,在企业刚刚步入正轨,在企业刚刚准备发力的时候,因为股权纠纷,企业倒下了,可悲,更可惜!
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是老板一股独大,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也不愿与别人分享,只是希望员工为自己打工,还希望员工一辈子死心塌地的为企业付出,有的老板总是抱怨核心人才培养好了人就跑了,那为何不问问自己:“当时为什么要从别人家出来自己创业?”当我们都不希望一辈子为别人打工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期望别人会为我们一辈子打工,换位思考我们往往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让优秀的员工当家做主,成为合伙人。雇佣时代已经是过去时 ,合伙人是未来必然趋势。万科、华为、海尔、小米等知名的企业都在纷纷推行合伙人管理模式,让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
然而在这合伙制的时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
◆合伙人股权怎么分,什么时候分,分多少最合理?
◆给员工股份不愿意出钱买怎么办?
◆想要留住人才,激励管理层、让员工有归属感,该从哪方面入手?
◆不懂如何估值,从而“贱卖”自己的股权?
◆股东和投资人后续无法进入与退出的尴尬局面?
◆企业融资后股权被稀释,没能保持控制权和经营权的统一?
宝能系入侵万科 绞杀大戏开始
1号店股权变局,创始团队失去控制权
俏江南张兰PE对赌协议失败,踢出董事会
真功夫家族企业的股权相争,蔡达标入狱14年...
这些事件的根源,都在于创始人团队搭建之初,没有对股权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没有充分反映创始人对企业的贡献。实际上,一家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相比其他问题,更有可能让一个本来不错的初创公司分崩离析。
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核心是老大的股权设计。老大不清晰,企业股权没法分配。创业企业,要么一开始就有清晰明确的老大,要么磨合出一个老大。企业有清晰明确的老大,并不必然代表专制。苹果、微软、Google、BAT、小米……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有清晰明确的老大。老大不控股时,这些企业都通过AB股计划、事业合伙人制等确保老大对公司的控制力。创业团队的决策机制,可以民主协商,但意见分歧时必须集中决策,一锤定音。股权结构要如何设计,它本身就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没有能力分配股权或者懂得股权结构之前,往往无法预测到它的结果,但是当结果产生的时候,也已经无法修改了。股权,做为企业的命根,股权该如何去合理分配,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的一次深刻变革。
误区一、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
在过去,如果公司启动资金是100万,出资70万的股东即便不参与创业,占股70%是常识;在现在,只出钱不干活的股东“掏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常识。在过去,股东分股权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据是“出多少钱”, 「钱」是最大变量。在现在,「人」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
误区二、平分股权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要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增强科技人员的持久创造动力。要以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气度,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空间、更广阔的舞台
没有做股权激励的公司!是一个老板“推着”成千上百的员工做事!稍有懈怠公司就会倒退!
做了股权激励的公司!是成百上千的员工在“拉着”一个公司奔跑!稍微一发力公司就腾飞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是企业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必然方向!企业的核心命题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股权激励是解决企业价值分配问题的根本性制度!其实股权激励与公司大小规模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企业越小越需要进行股权激励!因为和大企业比,小企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品牌,拿什么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给不了别人现在,就要给别人未来!
进入机制
入股命脉:
A、必须能独当一面;(不能独当一面,入股就是负担;家人不能独当一面,也不能分股份)
B、必须在每个层面吸纳股东(不是缺人才,是有人才没有给股份;如:财务总监,销售第一名,技术总监)
C、必须带钱、带人(直属亲属不要拿钱,外人必须拿钱买老板创业几十年的心血拿钱了才会重视;老板不能给外人入股)
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的核心就是预防事情的发生
命脉就是:害怕什么就把什么列为退出机制
如:害怕中途退出列为退出机制。如果中途退出,则净身出户,只享受当年已发生的利润的分红(中途退出就等于暗杀)。
如:害怕出卖公司,则把出卖列为退出机制。如果出卖公司,则净身出户只享受当年已产生的利润分红(只要出卖公司,就是心不在公司,跟老板就不是一条心)
如:害怕遇到天灾不能胜任,则把遇天灾人祸不能胜任列为退出机制。如果遇天灾不能胜任,则必须做股权处理文本描述
股权问题,在每个企业的生命当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有多少企业家因为不懂股权,公司天天上演三国演义,五王争霸战中,业绩、利润、积极性大幅度受损。所以在这个合伙制的时代下,一套有效的股权布局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人员激励的动力,股权是核心。
商业模式的创新,股权是桥梁。
资本市场的博弈,股权是货币。
对于企业管理
您一定有这样的疑问
1、合伙创业如何选择合伙人?比例如何设计?
2、技术股东、资源股东、资金股东、核心高管应该给多少股份?用什么标准?
3、股份分得不合理,如何调整?
4、如何设计动态股权调整机制?
5、股权激励什么时候分,分给哪些人,分多少?
6、股权激励要不要花钱,员工没钱入股怎么办?
7、股权分出去后,如何牢牢把握公司控制权?
8、我们做股权激励最常犯的7大致命误区是什么?如何解决?
9、退出机制如何设定?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回购股权?
10、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给公司估值?如何对内外部股权作价?
……
课程时间:2天
课程大纲
一、股权激励的本质和效用
1、股权激励的本质和核心内涵
2、如何通过股权激励让核心员工从“劳动型”转为“奋斗型”
3、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整合上下游资源、产业链打造,拥有行业的话语权
4、如何通过股权激励实现企业裂变、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对接资本市场
5、股权激励实施的核心关键点与操作的核心要点
二、股权激励的整体机制设计
1、“12定”的系统化思考与规范
2、基于企业顶层设计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初创型企业的股权设置
4、股权激励对象及进入机制
5、战略目标与评价指标的设计
6、激励的公平性与岗位价值评估体系的设计,确定每个激励对象的激励额度
7、股权激励退出机制
三、股权激励的方法与模式
1、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类型
(1)内部激励:
超额激励法
在职激励法
渐进式激励法
老员工激励法
135渐进式激励法
金色降落伞激励法
创业股激励法
集团股激励
。。。。。。
(2)外部激励:
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中的股权设计
股权融资
股权溢价
股权众筹
股权置换
。。。。。。
兼并重组的股权统筹与布局
股权三条生死线的考虑
2、超额利润激励法
(1)如何确定激励的总量
(2)如何确定激励的规则
(3)操盘团队内如何分配
(4)分配支付方式如何最佳
(5)退出机制与相关协议
(6)“12定”机制设定
3、在职分红激励法
(1)在什么期间做
(2)具体激励谁
(3)用多大额度激励
(4)股份哪里来
(5)股份性质为何
(6)有怎样的权利
(7)怎样才能得到
(8)是否花钱购买
(9)退出机制是什么
(10)签订什么协议
4、1-3-5
(1)在什么时间做
(2)具体激励谁
(3)用多大额度激励
。。。。。。
5、上下游激励
6、集团股激励
7、五步式连环激励
8、股权统筹布局
。。。。。。
四、股权激励雷区剖析,防范风险
五、股权众筹与投融资路演招商设计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激励》,精彩纷呈
股权激励是企业未来发展--总操盘手
如何通过股权设计管理和激励合伙人团队❓
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核心人才,留住公司 骨干❓
如何通过股权众筹设计融人、融智、融资源❓
如何通过股权架构设计,掌控公司的控制权❓
如何通过公司顶层设计,做到企业长治久安❓
每月在北京 天津 上海 新疆 广州 深圳 重庆 成都 云南 武汉等全国各大一线、二线城市关于《公司控制权与股权激励》相约与您,共享经济盛宴
【参课费用】前30名报名嘉宾,如在课前转账仅收取980元/人,可在报名时直接微信转账即可;现场缴费收取1280元/人
联系人:赵老师13811154848(同微信)
邮 箱:2263609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