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学点学校文化建设的真功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学点学校文化建设的真功夫

西黄村中心学校 

 李楠  


一张像白纸一样的孩子好教,因为你教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要想改造一个满身顽劣习气的孩子,却是要花上大功夫,付出大代价。正如一所学校一样,改造一所满目疮痍的学校,比建设一所新学校难度一点也不低。而《重构学校文化》这本书,范胜武校长就像一名称职的导游一样,从接手学校开始讲起,到如今北京二十一世界国际学校成为响亮的教育品牌,他带我们穿越八年时光,带我们领悟办学思路,带我们理解课程体系的建设,带我们走过校园的各个角落,带我们认识学校的老师学生,带我们感受校园从高屋建瓴的格局和接地气的各项举措。这一趟游学下来,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下巴脱臼了,边看边“哇!”

我们的差距与人家是显而易见的:

定位不同:

人家是向国际学校转型,所以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的办学思想和“内引北京市十一学校,外联美国费尔蒙特学校”的办学方针;

我们是向市区学校看齐,缩小城乡差距,让孩子在山区也能享受高品质的教育教学。

师资力量有很大差距:

人家占据教师队伍80%的都是硕士研究生,还有多名毕业于名校的海归硕士、博士,以及英语为母语的资深优秀外教;

我们硕士生是宝贝、本科生是骨干、大专生是后盾、中师是经验库的师资结构。

基础硬件有差距:

人家建设科技楼、综合国际楼,实现Wi-Fi校园全覆盖,引入Pad教学,建设专业教室、学科教师、科技教室,学校内部还有一个网球场;

我们是能空出房间做专室、配备计算机、科学器材、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属不易。

人家是以“楼”为单位,我们是以“室”为单位。

平台有差距:

就以研学游行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去看看他们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什么样的:1-5年级为“京内主题研学”,每年六个主题,每月一次,每次一天,包含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公园、历史古迹、世纪名人等系列;6-9年级为“国内文化研学”,每学期一次,每次七天。包括荆楚文化——武汉线、儒家文化——齐鲁线、汉唐文化——西安线等十几门课程;10-12年级为“世界文明研学”。在寒暑假进行,每学期一次 ,每次二十天。在此期间,孩子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在纯英语环境中学习,与外国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入住当地居民家庭,参观国外知名学府……

反观我们呢?我们的孩子亲近大自然倒是比他们方便很多。我们呼吸着纯天然、无雾霾的空气,我们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出家门就是小河沟捞鱼,我们可以去感受四季高山颜色的变化、感受树木的生长与凋零。但是,我们使劲走,却很难走出大山。我们的孩子如果想参加一个省级比赛,要经过学校、县里、市里的层层选拔和淘汰。我们的老师努力的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传授给孩子们,不断尝试机会为他们创造平台,就是愿意让他们多走出去看一看。

这样的差距,我们在书中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然而,如果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仅仅是妄自菲薄、感叹差距、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我们意识到差距的时候 ,能够择其优之而用之,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缩小差距。

在本书中,范校长把制度背后的理念、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流程都写的非常清楚,十分便于我们操作和落实。但照搬是不现实的,必须要让它适应本地的水土。

那么,哪些是我们可以用的呢?

我印象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利器:校内职级制。

为了增强老师的职业认同感,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升其职业素养,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2015年制定了《“目标驱动、自助进阶”式世纪名师成长方案(试行稿)》,开始试水校级职级制。校级职级制具有多级别、小级差、短任期、重贡献、依实绩、讲互助的特点。

校级职级制的优点我认为在于它遵循了需要层次论,为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促使激励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规避了我们体制内的许多问题,比如,老教师面临退休,职称上很难再有什么指望,于是得过且过。年轻老师资历尚浅,什么好事也轮不上,于是消磨时光,不求上进。中层教师干的多,但相比而言,收效并不明显,既然干多干少一个样,索性不干。

这虽然不是主流现象,但毕竟存在。出台这样的制度,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全员的参与性,不论工龄长短、学历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有突出成绩,品德优良,符合相关等级条件,连跳级都是被允许的。

第二,让校园文化成为无声的教科书。

范校长认为,整个校园就应该是一个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之处,都带有教育性。校园粉刷颜色的确立、划分学科教师和综合活动区域、营造花园式学校这样的大环境创设,令人陶醉、整洁干净,无形之中,行为就可以得到规范。走廊艺术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阵地、教室处处有孩子自己的影子、温馨提示的特色性语言让学校充满了温度。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重大节假日的主题活动都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我认为学校文化(狭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动一静。

静就是我们目前营造的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的缔造、走廊文化、标识标语等内容,是一种彰显,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春雨化人的滋润,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鼓励。

动则是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例如卓越课程的研发后,学校开展艺术节进行展示,这就是课程文化的展示。大型节假日的活动,学生去动手做一做,说一说,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只有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学校的文化才能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

在这其中,有一些细节可操作性强,我们可以选用:毕业生姓名墙,每个孩子就读时间和个人信息进行彰显,充满对学生的尊重;制作校园灯箱,展示金牌书童、十佳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等,常换常新,既是对学生鼓励,也可以起到照亮的实际作用;制作电子版、纸质版学校年鉴,为师生留下美好瞬间,沉淀文化底蕴。

第三,取消考试。

诚然,考试是测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非常简单的一种方式,也是扼杀学生童年快乐、上学快乐的罪魁祸首。我们知道考试不好,但却不敢轻易改革评价制度,范校长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无论是教育部门领导还是办学者都普遍担心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如果取消考试制度,一旦出现问题,没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二是,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三是,还没有认识到考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缺乏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发展。

因此,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一至三年级取消了考试制度,采取了三种方法评价学生:过程评价、游戏闯关制、等级制。其中,范校长详解了前两种方法。

过程性评价中,我对“积分卡”非常感兴趣。我们现在提倡鼓励教学、表扬教学,于是我也曾采用积分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时间学生的积极性的确得到了调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弊端是:单一凭借学习来给予积分奖励,有些学困生难以到达同一奖励线,但奖励线如果不同,会造成不公平。因此,好学生奖品拿了一次又一次,学困生望梅止渴,慢慢丧失了动力。

但是看了书中关于“积分卡”的介绍,我才恍然大悟。我只运用了“积分卡”的一个作用:物质奖励,但忽略了孩子对精神的追求,后者的成就感却是远远大于第一个的,而且,奖励的形式可以多样。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奖品分为物质奖品和精神奖品,以菜单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且不定期补充新奖品。选择学生代表加入积分卡项目组,帮助项目组老师策划每期奖品,真实地反映各年级孩子的心声。根据学生需求,创造性设置精神奖品——坐在老师座位上,照顾一天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和他喜欢的人一起吃午餐,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排队时站在最前面。利用积分卡,实现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培养了“全人”。这样一来,孩子们不再谈“考”色变,而是喜欢上了“考试”,有的孩子甚至央求老师,我还能再“考”一次吗?

针对这样的考试,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学生负担轻了,形式新颖了,兴趣有了,对孩子的评价也相对全面了。但需要老师付出的多了。因此老师们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心,要看的长远,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可能辛苦一点,但是长远来看,绝对对孩子的发展有益。

第二,教师可以组成年级项目组,对“游戏闯关”的形式、内容、关卡的任务斟酌、商量,既要融合学科内容,又要有趣味性和探索性,必须可操作性强,要考虑环节、流程、物料准备和学生参与形式,要保障活动秩序。

第四,教师成长不允许等待。

每年新教师的补充是很多学校翘首以盼的,但也是令人头疼的。一方面他们有学识、有激情,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教学经验。范校长说,孩子们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等不起,家长等不起,学校也等不起。为了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编写了《学科教学基本模式》,根据每一学科不同教学目标总结出几种常用模式,再通过多个案例来具体解读模式,着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通过模式课,让老师快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有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革,毕竟“教无定法”。在能熟练驾驭课堂后,老师要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得法”。从“入模”,到“出模”,为年轻教师提供了成长很好的路径。

对此,我感受非常深刻。作为一名教师,研究教学是最基本的能力,教师的成长贵在专业,我们试看,哪个名师大家的成长,不是从一点点钻研做起来的。因此,只有学会研究才能提升。哪个学校的老师善于研究,善于为新教师铺台阶,善于与骨干教师探讨,善于抓教学,哪个学校才能有长远的生命力。

在这其中,还有很好的一个工具,我们可以使用。目前我们县各个学校都配备了录播室,但是录播室仅仅是用来上公开课的,那就利用价值太低了。范校长也提到,我们要用好录播教室这个“照妖镜”。平时,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去录播教室上课,录下来,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自知,但是当自己观摩自己课堂的时候,你会发现:口头语太多了,课堂上环节设置不好,学生反映不佳等等问题。我们还可以拿着自己的课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看一看,或者自己哪个环节感觉处理的不好,可以请其他老师进行观摩指点。

美国学者波纳斯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朱永新老师也说,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而录播教室就能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又叫“世纪课程”。

课程包含两部分,一是基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学段课程,二是基于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在这里,我不想去模仿他们丰富的课程,因为有些课程的推广和实施是需要专业的老师、专业的场地和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的。

我看中的是“一贯制”。我们培养的孩子终究是要离开小学的,我们需要将孩子助力到初中、高中,乃至培养他们一生受用的良好习惯。这是需要衔接的。就像我们语文学习一样,先是字、词,然后是段落,再是篇章,是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但是在我们的学校,往往忽略了“一贯制”和“台阶”。一年级教的是坐端正,自己整理课桌,可是你去三四年级看,还有的老师在强调:上课要坐端正,认真听讲。课桌应该如何收拾。这就是学段与学段之间没有衔接好,没有一个顶层设计。各个年级段的老师各自为政,教哪个年级,就只研究自己那个学年的课程标准。这对于连贯生活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范校长在谈到“一贯制”教学时,他是这样说的,人的生命和发展是连续的,因此,接受连续的教育能更好地顺应人成长的天性,能更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人的能力。一贯制学校能为孩子持续一贯的发展创造完整的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保护他们成长。

如果,我们要进行一贯制教学,最起码是小学一到六年级的一贯制教学,我们应该可以这样做:

第一,整合教育资源,长远谋划课程布局。每个学科一到六年级的老师坐在一起,讲述自己本学年应该达成的教育目标,在相互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立台阶。

第二,让每门功课都为孩子后续的学习和能力奠基。教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而教,要教会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或者说,我们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应该是“育”。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就跟着范校长去学校转了一圈,但如果看到的只是教学楼的林立、设备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强大、环境的优雅,而忽略其背后的文化精髓,只观皮毛,是学不到真功夫的。但凡我们去认识一件事物,必然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理解每一步棋为什么这么下,才是学到了点真功夫。


本期责编:王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投稿邮箱

qydsh001@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