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他0.001公分的手感,牵动台湾千亿产值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自信机电是自动化、信息化、机械、电气的简称,自信机电网面向机电智能制造领域,建立一个专业、精准的互联网自动化设计选型、采购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售后、人才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让机电自动化制造商、采购商、使用商,互联互通,互助互赢!


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研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由于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性比较强,加工余量少,而达到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广泛地应用在机器和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中。


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


刮研,在中国台湾成为铲花,今天咱们就分享一位手艺顶级的铲花师傅:张振才。

在坚固的机械轨道上,随心所欲用手工具雕塑出0.01到0.001公分,且一万次都能分毫不差,正确拿捏出比头发还细的精准度,是铲花师傅张振财赢在千分之一的基本功。


「铲花」(Scraping),是一门从两百年前工业革命流传下来,机器无法取代的金属加工手艺,世上第一台机器就是由此技术生产出来。台湾区工具机暨零组件公会总干事黄建中形容,铲花就是「机械雕塑师」,主要原理是用手工一刀刀去除影响机械精度的物质,借此矫正机械加工的误差,影响产值上千亿元工具机产业竞争力。


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詹炳炽补充,铲花是把机械两个移动贴合面铲直、铲平、铲均匀,轨道滑动时铲花构成的点线面帮助机械精准移动,也让润滑油发挥中介功能,避免提早磨耗,降低机械寿命,「就像高度一样的十个人撑着门板可平均分摊重量,如果有人蹲下去没承受力量,其他人因重量集中比较快累……,」他认为机械好坏关键在可靠度,可靠度关键在精度,精度关键就在铲花。

嫌贵你可以找别人,别人修不好回头找我,价钱再加一倍

「他是我见过最厉害的铲花师傅,」上银董事长卓永财钦点,让张振财成了至今唯一一位摘下机器公会机械达人称号的铲花师,他曾接下中钢一台德国进口、售价上亿元大型磨床维修工作,二十天进帐百万元,现阶段年收入破八百万元、净赚四百万元,是含金量最高的铲花师傅。

上银董事长卓永财


「嫌贵你可以找别人,别人修不好回头找我,价钱再加一倍!」张振财语气中的自傲,来自他的独门技艺。但没想到,三十年前他竟是铲花的门外汉,连机器长什么样子都没看过。

1980年,学美工的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台北设计公司,林森北路上的酒店,十家中有八家他都装潢过,退伍后回台中开咖啡店,因咖啡馆的人较复杂,婚后动了转行念头。一次,跟长他八岁的大哥看工厂,才第一次接触铲花,越观察越有兴趣,「一看就知道铲花就是点线面的学问,原理我早就会了,只差不会用铲花刀,」张振财心想,小学毕业的大哥都会,自己一定也可以,于是离开月赚十万元的咖啡店生意,第一年改拿十分之一薪水当学徒,他拿起铲花刀从头学起,一铲就是三十年。


但第一关等着他的,就是手工铲花刀的难度。铲花刀不比一般刀面锐利,光靠蛮力硬碰硬没有用,就算一个九十公斤硬汉用尽全身力气,只要不得要领,机器表面仍是文风不动;唯有先学会正确施力重心、姿势与双手双脚配合等窍门,才铲得下去。


学习过程不用三天,手掌就会因出力反噬,脱皮、起水泡,第一个月双手又肿又痛,十个学徒至少有九个会放弃。那一次次面对冰冷机器的学习过程,寂寞且无言,至少经过上万次失败,张振财才摸索出每一刀都铲得下去,进而精准控制力道,并铲在正确的点上,「它要手脚跟腰力一起,一个地方错就没办法铲下去,一个月内绝对拿不到窍门。」


学铲花就像练投篮一样,四肢等身体出力方式各有一定功能与节奏,必须经过无数次练习内化成自发动作,他透过每天成千上万次重复微调姿势动作,才掌握到腰力控制长宽、左手下压力道决定深度,右手则控制铲花点,以及双脚重心配合到更顺畅的「身体记忆」。


问他当初怎么突破,他愣了十几秒后只简单回答:「看师傅怎么做,一直练就对了!」直到回程车上他才说出,自己高中就搬到外面住,「爸妈不疼我,我拿不到钱,再苦都不敢叫,都想靠自己。」


大哥领他入门,没退路的他只能靠自己下苦功学,克服铲花不论点线面都要符合机械精密度要求,如此透过轨道上下接合滑动产出的零组件,精密度才能跟着达标。


我光做三年,就比其他人做三十年还多!

例如,轨道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距可能是极细微的0.001公分,也可能是0.1公分,「它是不平东西给你做,如果你都出同样力道,根本不会平,所以你下去每一刀力量都要不一样,」张振财解释,铲花不像一般艺术品雕塑,只要一个地方不准,就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精密度。


再加上不只一个平面,而有四个甚至更多都要同时铲精准,多一个面难度不是加法,而是乘法,「铲花只能挖掉、不能补,一旦铲错地方要从头再来一次,其他等于都白做,它难就难在这边。」他透露。


只有精准度还不够,速度又是另一关。

「我光做三年,就比其他人做三十年还多,」早期在台湾最大磨床厂福裕当学徒,一个月生产三百、五百台机台,超过一般机械厂一年的量,成了张振财要证明自己的最佳练功房,超过一千个日子的苦练,让他的手艺是别人的三倍快。 「我练到手的动作可以配合眼睛,眼睛速度看多快,我就有办法铲多快,」以接案为主的铲花工作来说,速度越快,等于累积财富的速度也越快,也让他再放大自己的价值。


要做手工业,技术就是要练第一,因为你做第二,永远做不赢人家!

「要做手工业,你技术就是要练第一,没有第二的问题,因为你做第二,永远做不赢人家!」逼自己一定要练出速度,全心投入工作的他,只想着一直重复同样动作以求精进,「进去学时我就有那个觉悟,我知道这是靠你手的动作去拿铲花刀,你如果铲不够快,技术再好都做不赢人家,就要靠你意志力下去练那个刀。」


他发现只要应用腰部瞬间爆发力就能增加速度,逼自己练出全靠腰力,上半身维持不动的姿势,速度之快,夏天铲不到半小时就满身大汗,冬天铲花刀一铲,热度竟让机器接触点冒出氤氲白烟,「你们用眼睛看我做工作,跟不上我的眼睛,你不知道我在铲什么,可是我已经铲好了。」


为了增加速度,透过一次次的重复动作,找出每次铲花刀施力后拿起再铲的间隔不到一秒,离机械接触面的高度更不超过0.1公分,他甚至学会让铲花刀成为自己身体一部分,练出每次动作不去思考的习惯,「我眼睛看到的点手跟腰自然反应,这个是多高了五条(0.005公分),我会铲五条的力量下去,这边是高一条(0.001公分),我会铲一条的力量,」张振财说,如果要思考如何施力,绝对做不快。


铲花技艺钻研到深,不服输的他又开始研究其他影响机械精度的因素。

「只要遇到机器有问题无法解决,我就不做下一台。」张振财不讳言,当机台生产出的零件不准,就会被质疑铲花不准,不像其他师傅都是照做、得过且过,不主动思考问题背后原因与解方,他则会从材质、硬度、轨道等机械设计与热量温度之间的变化等机械原理,一一检视,找出问题与最有效解决方案,「没找到真正原因,下面怎么做?(技艺)停在那无法前进。」


「机台不动,大家铲都会准,其实温度是对机台最大伤杀力,」他强调,铲花之所以能以手工赢过机器精密度,关键就在没有热变形问题,知道原理后就能对症下药,修好机器。


敢拼就有路,张振财靠自己不断下苦功,这才赢来了铲花师傅的真功夫。


--- THE END ---

自信机电网

为自动化机电领域商家和客户

提供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