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是人的本能,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药店的发展历程中,整合也是少不了的步骤,特别是当新医改后整个医药零售行业进入规范期和调整期时,整合就成为一个最为热门的话题。
从药店联盟,到单店联盟或加盟性质连锁药房,或者采购联盟等等,花样多多,大家似乎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捷径,一夜之间成为行业整合者、资本营运高手之势俨然唾手可得,可谓万般热闹,百般沸腾。
但是,即便是从整合全盛期开始的2009年起计算,近8年的时间内,在风起云涌的整合大潮中,能够算作成功的案例可谓少之又少,即便是很多声名远扬的整合事件,最终要么在整合的路上“煎熬着”,或者永远在路上。
笔者从药店联盟到加盟连锁以及并购整合,都或多或少以不同的角色参与过,特别是近年来,直接作为整合的主导者开展过一些并购整合行动,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火花。通过梳理这些案例,笔者得出的核心观点就是:没有真功夫,少来玩整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界无傻子 利益纠葛盘根错节
所谓整合,简单说就是玩1+1>2的事情。不过,无论是整合者,还是被整合者,其最终利益是否真正实现存在着不确定性,且都有可能丧失部分管理权或者现实利益的风险,甚至可能失去原有的利益,包括构成各个经济独立体的具体人员的利益问题。
即便最后的结果在理论和细节上整体收益确实存在大于2的大概率事件,或者在现实中已经向大于2的方向进行了有效的转变,利益的分配和精力金钱的付出,是否与承担的风险等对等是各方考量的重点;尤为关键的是,这种对等还属于一种心理感受,并无一定的标准,即便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方案,最终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并且也许都认为己方的付出较多,与所获不相符。
商界无傻子,不仅体现在利益分配上的纠葛,还表现为主导权的纠葛上,从笔者的经营实践来看,一个即便是南辕北辙的错误决定,只要坚持执行,也会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虽然过程艰难,但结局可能圆满,因为地球是圆的。
但是忽左忽右的执行,只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金钱,毫无成功的可能。作为企业掌控者,往往非常热衷参与管理,甚至希望在整个整合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而从整合的具体措施来看,往往都是利弊兼备,风险与利益并存,很少有必然成功的方案,需要的是最大的诚意以及最大限度达成共识,然后全力推动执行。
整合有道 实力做托
真正的整合,需要真功夫,这种真功夫要么是雄厚的资金实力一买了之,被整合者从今以后与原所有者从此再无关系,当然这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整合,而属于土豪的做法。其实,即便是这种土豪式并购,也存在原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心血交出,让其获得更美好前景的问题,原有员工也会有“明天是否会更好”的顾虑。
对于大多数整合者来说,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的“主导者”的强大主要得益于政府支持或者先发优势,在具体经营上并无过人之处;或者本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花费太多时间在整合上,以及看似与整合相关的聚会、论坛上,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不用心,导致企业逐步失去原有的经营管理优势。
笔者也曾经陷入此类迷潭。在整合期间,一直借助于各种场合,与潜在整合对象进行着分享、讲解。应该说,前期的确吸引了很多的参与者,但是随着整合进入到关键阶段,即实际利益的重新整合阶段,这时候不少的参与者却进入到了观望徘徊阶段,不愿意迈出关键一步,从而使整合陷入停顿。究其原因,在于被整合者无法看到明确的好处,换句话说就是吸引力不够。
因此,当笔者再次着手新的整合平台后,虽然之前的相关资产所有者都表达了希望整合的意愿,笔者并没有将精力放在整合本身上,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小的可以施展的平台,经过数月的努力,使公司业绩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快速增长的业绩面前,一直停留于口头的其他被整合者,开始频繁前来要求进行统一管理,甚至当笔者要求整合财务审批及总经理任免权时,虽然遇到一些不满和非议,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一关乎整合成败的前提条件。
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自古以来都有“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说法,整合本来就是各方利益的再分配。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总的来说都希望利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整体利益的增加,就没有办法完成利益蛋糕的分配,因此必须扩大蛋糕的总量,才能在基本满足参与者利益需求的基础上,让其接受新的利益格局。这就需要在可复制的经营技术上得到相关参与者的认可,特别是现实中得到验证。
以笔者的经验为例,当其他参与者因为严苛条件徘徊思考之时,笔者集中精力完成了经营管理改造升级,由于基数相对比较少,当月即实现环比增长接近30%,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整合者对被整合者的吸引力。
最后,笔者建议,与其花费时间在整合本身上,不如抛出整合的旗号,专心做好自己的经营,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吸引被整合者,这样会使整合事业更高效,发展更稳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