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快餐美食交流组

专题 l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熊薇:做孵化器的都是有情怀的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采访|苏莉娜、李慧、李莹亮 

文|江肖莹 

编辑|李慧  责任编辑|余健仪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13年,依托佛山市深厚的制造业基础,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广东工业大学四方共建的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


历经4年,研究院从蹒跚学步的孩童逐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荣誉,是对研究院全体人员四载辛勤付出的嘉奖。而站在研究院发展关键期的路口,面对国内外创新创业的新形势,如何总结过去经验和进行多方探索,突破发展瓶颈,是研究院熊薇副院长反复思考的问题。

把握机遇:引领研究院一路向前


谈到研究院的创建,熊薇认为主要是抓住了两大机遇:其一是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契机。“我们在2013年成立时,国家正大力推动双创以及制造业发展。因此研究院刚好赶上了这一创新潮流。”其二是选择落户佛山。“佛山的制造业很发达,根基很好。正因如此,所以他们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有很大的需求。这对于研究院的定位和发展,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当然,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从成立伊始,研究院院长杨海东便经常带领一批专家、海外高端人才,围绕市场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进行调研走访,寻找市场技术痛点、发现企业技术需求。


目前,研究院专攻数控装备领域,包括精密装备、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技术等。精准的定位,以及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在机械电子、自动化、信息技术和材料能源等高校技术的支撑,乃至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的目标,引领着研究院一路向前。


累累硕果:营收超千万的企业逾10家

经过3年的建设期,借助佛山市南海区政府1亿元的经费支持,研究院已基本完成人员引进、企业孵化、运营团队建设等平台建设,拥有60多名运营管理人员,500000多平方米创业园区。熊薇指,自今年起,研究院已进入为期5年的成长期。

熊薇


据熊薇介绍,研究院现在有两类平台:一类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引进和孵化科技类企业和团队70多家;另一类是众创空间,主要孵化初创型团队,目前正在孵化的初创团队有30多个。截至2016年,在70多家在孵企业中,有7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9家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营收超千万的企业达10多家。


“这些数据也许看上去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孵化器来说,这样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熊薇说道,“在接下来,我们还会引进50家至60家企业进行孵化。”


探索模式: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技术和人才,一直是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依托广东工业大学背景的研发类孵化器,研究院拥有丰富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拉动企业发展?研究院一直在探索着最有效的模式。


在技术层面,研究院着力于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据熊薇介绍,研究院的在孵企业中,从事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的企业约占七成,因此研究院对企业的技术支持更注重在应用方面。对此,熊薇为记者举了工业机器人的例子:“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我们的企业主要从事集成应用,并非生产本体。针对这种情况,研究院主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解决企业的应用问题。比如,对于企业整个厂线的改造,我们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并运用有关技术,与客户一起解决问题。”


而在人才层面,研究院采用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相对于广州和深圳,佛山的知名度不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小。为此,研究院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利用身处产业前沿阵地的优势,到学校吸引教授到平台开展科研创新,进行成果转化,并开办企业,带领自己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实战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技术研发“真功夫”和综合素质。例如,研究院已与广东工业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3+1”、“1+2”联合培养机制,通过联合培养,这些学生会对地方、企业以及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企业也能更好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同时,有些企业普遍出现缺乏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人才等痛点,而研究院也积极与周边的中高职院校合作,把学生引流到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目前通过校企人才培养的方式,我们已经成功为企业解决了三四百人的用人需求。早期我们比较偏向于工科类的人才培养,现在根据企业的发展,也开始引进管理类、金融类、法律类等人才。”熊薇说道。


牵线搭桥:解决创企融资痛点

佛山市教育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揭牌仪式


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的入驻项目签约仪式


“研究院与企业更多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一观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熊薇多次提到。在她眼中,研究院在企业孵化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主导者,而是资源链接者和合作者。比如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融资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难题。“目前企业融资的渠道虽然多,但是真正要落地并不容易。”因此研究院更注重开拓渠道,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首先,研究院从初建经费的1亿元中拨出2000万元,注册天使基金;同时,与政府合作筹建一个2亿元的产业基金,力求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资源。

其次,研究院从中牵线搭桥,促成孵化企业与融资机构的合作。“现在我们已经有多个项目得到融资机构的青睐,比如公益创投,研究院也专门做过相应的对接。”


此外,对于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具备一定前景的企业,研究院会以联合申报省、市、区等科技专项项目的形式,帮助其争取政府资金。


除了在资金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外,研究院在政策、市场、场地、技术等方面都尽力为孵化企业提供资源。当中包括,借助孵化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全面的国家和地区涉及双创的优惠政策;此外,更不断更新充实高校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对外开拓:打造资源对接的平台


在采访当中,熊薇特别提到了研究院在市场资源对接上的努力。“我们知道,孵化器不仅提供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打造资源对接的平台。这意味着孵化器不仅要链接平台内部的资源,而且要积极进行对外开拓。在这方面,研究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为此,研究院的资深市场专员,会定期梳理自身的市场资源,主动帮企业进行产品推广和资源对接。


目前,研究院已与瀚海国际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瀚海国际所拥有的海外项目和团队等资源,研究院可以积极引入更多优质的项目和人才,同时也可以帮助孵化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对接。


与此同时,研究院也正在搭建线上众包平台“智汇+”,该平台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熊薇希望能以其为媒介,汇聚全球创新技术及人才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技术提供方,从而为研究院乃至全国孵化机构提供服务,共同解决各个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慢慢地,我们跟企业形成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企业都非常清楚我们的平台能提供的资源,而企业也愿意把他们的资源与我们共享……我们一直坚持一种原则,就是要打造一个互信的生态圈。”熊薇说。


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企业通过研究院这个平台做强做大,研究院则可以通过企业获得更丰富的资源。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当企业越来越强大,平台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企业和平台才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和壮大。


“做孵化器的都是有情怀的人。”在采访中,熊薇不经意地说道。也许,这样的情怀,就是多年来,研究院尽心尽力为客户服务的默默付出,就是研究院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


必由之路:实现科技结合经济

2015年4月,


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东湖成立以来,中国的创业孵化之路已经走过了30年。受益于政策推动,广东省近年来的孵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机构,除了研发之外,还需要面向市场,提供服务,进行投资。而作为第三类事业单位,研究院的发展也受到各种掣肘,人才、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如果说在建设阶段,研究院敏锐地抓住了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以及佛山市制造业谋求转型的机遇,精准定位,从而推动研究院快速发展;那么在成长阶段,研究院更注重总结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谈到对广东省“双创”的观感以及未来展望时,熊薇很是感慨:“现在广东省有不少孵化器,但我发现很多创业者对孵化器并不了解。目前各个孵化器的运营都是独立的,难以形成大的影响力。”因此,她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将各个孵化器、各个机构的资源打通,共享资源,解决共同的问题。


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仅仅聚集各种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必须将资源进行优化、协同与分配。中国的创业孵化要走得更远,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融合是必由之路。


企业风采:依靠高校资源 助力技术成果转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研究院依靠高校资源优势,在创新技术、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展,力求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科技成果走出高校的象牙塔,走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舞台。
1

我们公司致力于精准医疗领域,引用美国硅谷的核心技术——AI数字骨科技术和3D打印,并将其运用于骨科精准医疗中。公司使用世界一流的医疗人工智能影像处理、分析和识别技术,自主研发智能影像处理分析系统(医依助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导板和假体3D打印产品,以满足解剖及生物力学需求,延长假体寿命,并减少患者要做第二、第三次置换手术的痛苦。


目前公司已和佛山市中医院签署合同,进行科研、临床试验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难题,尤其是必须完成动物试验与临床实验验证。入驻广工数控研究院后,广工数控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除了免费提供办公场所,还为我们提供人员培训、人员招聘、宣传推广等服务。目前广工数控邀请我们主导成立一个医疗3D打印公众服务平台,这对双方的发展都很有帮助。



创业心得:

创业是为了实现理想和梦想,尤其是能促进人类进步的梦想。这也是我们选择医疗这个行业的主要原因,只要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任何付出、代价都是值得的。我们相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梦想!

——辰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Dr. Gek Lim

2

我们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主要为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形成的纳米纤维生产装备、生物材料微纳3D打印机,并掌握了这个领域装备行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技术。


自2014年成立至今,我们遇到了团队建设、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在团队建设方面,由于是新兴产业,前途不明,技术团队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组。在场地方面,由于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大的场地来满足公司的日常经营需要。在资金方面,公司在初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研究院在公司的发展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在人才方面,协助公司进行招聘;在场地方面,提供了办公场地,减少了我们的办公支出;在资金方面,协助我们积极申报政府项目资金和补贴。


创业心得:

创业是一个思维不断革新的过程。学生创业团队,不要好高骛远,应踏踏实实做市场,做产品。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如果资金不允许,不要一下子做高大上的产品,而应从低做起。随着产品不断迭代,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好产品、做好公司。

——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晗教授



3

我们公司主要聚焦于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校企合作等领域。目前,国家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复合增长率每年在25%以上,但是研发、应用、操作等相关人才短缺。基于此,佛山犀灵机器人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已培养出数百名学生。


在发展过程中,研究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首先,研究院出色的外联团队协助我们链接了学校和政府的很多资源;其次,研究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很多项目和课程研发上给我们很多帮助;此外,在公关、政府政策、销售等方面,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创业心得:

创业要有辩证思维。一方面,要求变,要顺势而为,找准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要求稳,要抓住核心的要素,持之以恒,如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把团队的战斗力放在个人的战斗力之上等。只有忠实地执行自己的理念,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佛山犀灵机器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公博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17年第11期。

欢迎微信分享。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科技与金融》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